读新闻
吉迪腊說,目前已有部分業者申請下調商品售價,以幫助消費者降低物價負擔,但是其降價幅度不會太大,因為國內通膨率維持在3-4%的幅度,各項生產成本價格提高。
吉迪腊強調,商品價格隨市場機制上下浮動為正常現象,而且汽油價格下調,使用者能直接受益,但還要關注汽油的降價是否能廣泛使多個行業受惠。不過,政府不可能強制讓業者下調產品物價,導致其虧本,因為目前業者之間也需要競爭,業者會盡可能減低物價,提高品質,因此政府應放手讓其隨市場機制運作,無須過度干預。
商業部助理部長乃普表示,已吩咐內貿廳只要有產品可以下調價格,就可立刻執行。不過,承認油價降低仍無法大幅降低業者的生產成本,因為生產成本主要來自原料。內貿廳計畫將於9月2日邀請業者代表開會,共同商議下調產品價格的事宜。
商業部認為應該下調價格的產品為農產品如化肥、建築材料、以及消費品,將重點和上述業者協商,希望能配合下調售價。至於是否能降低價格,以及降價的幅度還需從細節上考量。
前段時間有4類產品申請上調售價,分別為電線、電池、輪胎、以及鐵材。隨著油價下調,有助降低生產成本,內貿廳將駁回有關申請。業者應重新評估成本結構,並重新提交申請。目前商業部對待產品售價的政策為,在不增加民眾消費負擔、及保證業者能夠生存的情況下,儘量延緩產品售價的上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