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紐時報導,市場重挫,可能是因市場本身根據其內部邏輯而下移,也可能是因基產經理人的心理而下跌,最令人恐懼的是,市場前景可能真的存在一些黑暗真相,導致市場向下調整,而這些真相連經濟學家也不完全理解。
國際貨幣基金預估,2016年的全球經濟成長為3.4%,高於2015年的3.1%。然而市場反其道而行,最近三周全球股市、債市、商品市場全面重挫,顯示市場處於危險時刻,且市場的變動和走向,符合新危機和全球衰退又將來臨的徵兆。
油價20日已低於27美元一桶,標準普爾五百指數三周來跌掉9%,許多新興經濟體股市跌幅更大。債市、匯市顯示油產國經濟出狀況。
中國經濟成長走緩,目前仍不完全清楚,為何大陸經濟對大陸以外地區產生如此重大影響。大陸股市也比大陸經濟數字跌得更慘。
油價下滑,一些石油公司篤定破產,至於提供石油探勘貸款的全球銀行可能因此出現虧損,進而普遍抽回銀根,這時石油探勘貸款可能和2007年的次級房貸一樣,引發更大的問題。三周來,銀行股跌幅大於整體股市,可能肇因於此,但經濟學家不認為這足以演變成類似2008年的金融海嘯危機。
市場賣壓湧現的另一個可能是全球資產經理人所造成,他們同時大賣債券、新興市場股票和能源 投資。若是如此,市場僅是反映資產經理人的心理,而非全球經濟的基本面。
有時市場比經濟學家知道得更多,股市下跌經常是經濟衰退的預告 ,2007年是一例,當時的股市對即將到來的經濟衰退,比經濟學家還有先見之明。
投資人的最大挑戰在於研判目前的市場責壓是理性恐懼或非理性恐懼,但短期內,投資人無從得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