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2005年之前,馬來西亞的通脹率一直控制在較低水準。受國際市場油價上漲的影響,2005年馬來西亞的通脹率開始節節高升,2006年3月達到最高峰4.8%。2007年3月,馬來西亞通脹率跌至1.5%,隨後一直保持在這個水準,直到年末才略有反彈。 馬來西亞的通脹上升勢頭之所以能夠得到控制,主要得益於政府採取的多項措施。 首先,馬來西亞政府對國內汽油、柴油等燃油價格提供大量補貼,實行優惠稅收政策,抑制國內燃油價格上漲。燃油價格上漲是近年來通脹上升的主要原因之1。馬政府每年都要從國庫調撥大量資金,對國內石油業進行補貼,並在稅收政策方面予以傾斜。 2006年2月,馬來西亞政府大幅調高汽油和柴油價格,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對。但馬政府允諾此後1年多內不再提高油價,並履行了這一諾言,穩定了市場情緒。 其次,馬來西亞政府採取了穩健的金融政策,謹慎運用利率手段應對通脹。2006年通脹率達到高峰時,馬央行宣布將利率提高0.25個百分點至3.50%。此後,馬央行認為通脹率仍在可控範圍之內,沒有再提高利率。 澤蒂今年曾多次表示,馬來西亞的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長處於平衡狀態,利率低於中等水準,這意味著馬央行還有動用利率手段的空間。但她同時強調,馬來西亞不會輕易動用利率手段來抑制通貨膨脹,以免對國家經濟增長產生不利影響。 第3,馬來西亞政府對一些重要食品和商品價格實行強制性價格管制,尤其在節日期間,政府將一些生活必需品納入統一管制商品的範圍。另外,馬政府還將一些重要的工業產品納入統一管制商品之列。這些商品必鬚根據政府定價來批發或零售,且要明碼標價,違者將被處罰。政府執法人員對統一管制商品進行檢查,以確保物價穩定。當然,政府也會根據市場情況對統一管制商品限價進行靈活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