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獲得研究獎學金的學者,除了在未來3年,每人獲得高達150萬美元的資助以外,還會獲得補貼,金額相等於新加坡本地大學助理教授的薪金。3年後,如果研究項目有機會取得重大突破,獎學金得主還有機會獲得第2輪撥款,另外獲得多達150萬美元的研究經費。 此外,獎學金得主按照個人意愿制定研究方向,可自由地選擇在本地任何1家研究機構從事科研工作。 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主席陳慶炎,以及國立研究基金會科研咨詢委員會主席烏爾里希‧蘇特博士和卡爾森博士1月31日召開記者會,介紹10名研究獎學金得主。 10名獎學金得主都在35歲以下,從事多種不同領域的科研工作,包括:生物醫藥、環境與水源、納米電子等。他們都在美國和歐洲的頂尖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或進行博士後工作。 獎學金得主來自中國、美國、德國、荷蘭、韓國、新加坡、俄羅斯和澳大利亞,亞裔就占了1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