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國際特赦組織緬甸研究員札瓦奇指出,緬甸政府5月20日宣布結束風災救援階段,表示進入重建階段,自此,緬甸政府就展開一連串行動,強迫無家可歸的災民離開政府或非官方的安置帳篷。 他指出,緬甸政府鎖定僧道院和學校,用來作為新憲公投的投票所,因為學校於6月2日開學。但風災過後,許多災民根本無家可歸。 札瓦奇表示,根據目擊者描述以及訪問具有第1手資訊的人,國際特赦組織想強調的是,緬甸政府和國際捐贈人應採用人權標準以保護這些災民。 根據國際特赦組織蒐集的資料,緬甸匹本原本有45處避難營地,5月28日只剩下3處;5月23日,緬甸當局在仰光強迫3000名災民離開官方的避難所。 札瓦奇指出,緬甸也發生救援物資被沒收或誤用,國際特赦組織接獲過40個救援物資被政府官員沒收的回報,這些物資被轉移或扣留而不是交到災民手上。 他呼籲,國際社會包括東南亞國家協會,應持續監督緬甸政府的救災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