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新加坡28日電】新加坡工人黨主席、非選區國會議員林瑞蓮今天在國會表示,總理李顯龍昨天宣布的政治改革是1種進步,但工人黨主張廢除所有的集選區,把選區都變成單選區。 林瑞蓮說,工人黨主張應把所有選區都變成單選區,且政府早就應該縮小集選區的規模。縮小集選區規模,將確保候選人能與選民有更好溝通、減少障礙,進而提升候選人之間的競爭,讓更多選民有投票機會。 她說,縮小集選區,也意味著政府必須重劃選區範圍,這項規劃工作應在大選前的多個月就要進行,以免困擾選民及影響各政黨的工作。 林瑞蓮表示,新加坡的政治體系還有許多有待改進,包括不再讓總理公署直接管轄選舉局,而是成立獨立的選舉委員會,讓大法官或總統管理,並應在劃分選區上更加透明。 民主聯盟主席兼國會議員詹時中,昨天在李顯龍宣布政治改革前在國會呼籲,政府應該廢除集選區制度,或至少將1個集選區的代表議員從5、6人減到兩人。這兩名集選區議員可分別是華人和少數族群候選人,這樣就能代表少數族群選民的心聲。 新加坡在1988年以保障少數族裔參政為由,開始推行集選區制度,1個集選區有4到6名議員,其中搭配少數族裔;但執政黨在人數和部長知名度上占盡優勢,又有推薦人門檻讓反對黨不易推出候選人,因此遭致批評。 一些國際民主觀察組織和反對黨人,指責新加坡執政黨透過選前臨時重劃選區,並把反對黨上屆選舉表現較佳的選區切割重劃及利用集選區制度,讓反對黨無法競爭,以維持1黨獨大的局勢。 不過,社會、青年及體育部長維文在國會反駁說,國會修訂選舉條例是為確保日後組織政府的政黨有能力組織強而有力的政府,反映新加坡的多元和保障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