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世界日報訊】今年1月出口額僅157億1100萬美元,年比下跌8.91%,創下4年多以來的最低紀錄,主要是全球和貿易夥伴國經濟放緩、油價持續下跌所致。儘管如此,出口情況也不算太糟糕,因為並沒有隨著世界之波逐流。泰國準備調整實施新的戰略策略,側重於出口服務鼓勵泰國人對外投資實現更多創收。 商業部貿易政策與戰略辦事處主任頌吉昨天(25日)透露,1月進出口及貿易順差均有不同程度下跌,其中出口總值為157億1130萬美元,年比下降8.91%,為2011年11月至今的最低紀錄;進口總值為154億7370萬美元,年降11.59%。貿易順差達2億3750萬美元,降幅最大達12.37%。 出口值下降,主要原因包括全球和貿易夥伴國經濟放緩,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將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3.6%下調至3.4%,油價大幅下跌且無反彈趨勢,以及泰幣貶值力度不如貿易夥伴國和競爭國,例如歐元貶值12%,日元貶值3%,馬幣令吉巨貶16.4%等,均有損泰國商品在貿易競爭中的價格優勢,但值得慶幸的是,泰國在所有市場上的市場份額均有提升。 該月出口下降表現在所有商品種類上,泰國農產品出口受全球農產品價格影響下跌4.1%,尤其是橡膠、金槍魚罐頭、冷凍鮮蝦及成品、木薯製品以及冷凍生雞肉及成品等,降幅均在2.3-25.7%之間不等,但大米和砂糖出口價值卻分別逆勢增長30%和25.8%。 受世界經濟放緩和油價持續下跌影響,工業產品出口量也下降8.5%。今年1月油價跌至每桶27.3美元,為11年來最低。出口量降幅較大的產品包括,占出口總量9.1%的石油化工產品和塑料米下降25.2%;黃金出口巨降51.2%;電器出口因電視生產基地轉移至越南而下降9.7%,例如三星等。 進口降幅12.37%也表現在所有商品類型上,其中燃料進口降幅最高達40.68%;原材料、半成品降15.27%;日用消費品以及車輛和交通運輸設備也各有小幅下降;但資本引入小幅上漲0.93%,戰略武器和其他商品進口量大增131.9%。 對主要出口市場的出口綜合降幅為7.1%,例如面向日本、美國、歐盟15國、高潛力市場、東盟5國、中國、印度、南韓等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的出口,下降幅度在2.4-15.1%之間不等,除了東盟新四國(柬埔寨、寮國、越南和緬甸)略增1.2%外,其他市場如二級潛力市場、中東、非洲、俄羅斯及獨聯體等,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降幅最高達39.2%。 國際貿易促進廳副廳長珍提拉透露,根據副總理頌奇的政策觀點,將以市場為據點,採取促進出口措施,縱深化開發市場,尤其是東盟成員國以及其他二線城市的重要市場,例如中國、印度等,業績可於下半年逐漸顯現,使出口達到商業部預設的5%增長值。 珍提拉指出,泰國須盡全力實現全年5%的出口增長目標。儘管年初各種狀況尚未復甦,但仍有機會實施縱深化市場開發方案,包括由政府帶隊開發的新興市場,例如伊朗、俄羅斯等,油價也開始反彈,預計可於2017年之前明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