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5日在人大上海代表團會議強調,大陸對台方針不會因台灣政局改變而改變;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兩岸雙方就有共同的政治基礎,就可以保持良性互動。大陸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工作報告中,都提到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大陸領導人相繼以明確態度,表達對「九二共識」的堅持,就等5月20日蔡英文就職,未來兩個多月,兩岸進入一個新關鍵期。 北京外長王毅日前在華府提出,期待台灣新執政者接受「他們自己的憲法」,也就是「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規定。台灣對王毅「憲法一中」說,解讀相當歧異。綠營最樂觀解讀是,大陸已不提「九二共識」,反而呼應蔡英文「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說,在為蔡英文新政府「開道」。而習近平等領導人近日談話,就在切斷不切實際的念想,不讓綠營繼續誤讀 。 王毅提「憲法一中」說後,北社等趨獨台灣社團發表聲明認為,王毅說法是中國統戰的再進化,真正意向還是「一中」,本土社團堅決反對。民進黨人縱然樂見王毅的「可能善意」,但對「一中原則」仍堅持不輕讓。 事實上,綠營內為「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如何定義「兩岸」,法律文字都爭吵不休,從最獨的「兩國」、模糊的「兩岸」,到維持現狀的「兩區」都爭論不止。但蔡英文意志堅定,她不會讓立委跳針式的版本,成為施政阻力,監督條例立法必然會在「不挑釁」原則下,成為她框定兩岸路線的助力,她也藉此向北京傳達善意。 雖然「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仍是北京的主旋律,相較於去年習近平在政協會議提到,「如果兩岸共同政治基礎遭到破壞,則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今年習的表達方式相對溫和。更值注意的是,習使用「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和蔡英文選後說的「尊重並理解1992年會談的歷史事實」,文字上有一定呼應,說明北京雖不對蔡英文抱過高期待,但仍藉各種談話,提點蔡英文520就職時的表述,不應偏離兩岸命運共同體方向。習近平是戰略堅定,「硬的更硬,軟的更軟」,用兩手策略來對應蔡英文的沉默。 其實,不論王毅或習近平談話,「一中」立場堅定清晰,也就是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不容動搖,但大陸對台戰術可以彈性靈活。「憲法一中」也罷、「歷史事實」也好,關鍵在「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基礎建構,才能讓已「深入連繫」的兩岸現狀得以維持。這個答案不在北京,「球的確在台北手中」。 北京從台灣大選後至今,口不出惡言,就是一種善意。台灣如果不能掌握契機,讓善意持續,重新建構「民共關係」新共識,就無法履踐「維持現狀」的承諾,也就難責怪大陸會出重手。正如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所說,背離「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很多聯繫溝通機制,商談機制是要出問題的」。 擔任過陸委會主委的蔡英文,應理解其中的敏感和實務限制,並不只是政治立場表述而已,蔡再怎麼在口頭上不讓步,卻不能不在法理上把握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讓兩岸關係穩定發展得以持續,蔡英文不能也無法拆這個台。大陸赴台旅遊者日減,就是一個警訊,但正如蔡核心幕僚張景森所說,兩岸觀光不容倒退,蔡英文如夠務實,應不會讓自己上台,就面臨新危機。 問題是,大陸自我克制對蔡英文「聽其言、觀其行」,不會天真到認定蔡英文的模糊談話,就相信民進黨政府會放棄「一邊一國」的試探。許多人注意到,李克強談話中,少了「推動兩岸協商對話」;張志軍咬住「兩岸同屬一中」,強調王毅談話的核心意涵就是「一中」,這些動作都擺明,如不堅持九二共識,蔡英文再怎麼對大陸「溝通、溝通、再溝通」,北京無法接受,蔡英文無論如何也繞不開這個道。 民進黨也相信,大陸表達了一定善意,短時間內兩岸關係不至於地動山搖,但北京也不會讓蔡英文輕騎過關。一般評估,520後緊縮對台關係是可能發展,也會讓台灣吃到一定程度苦頭,民進黨也有心理準備。 蔡英文或無法表述承認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一中原則,但基於現實利害,應有一定智慧,在尊重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上,建構讓北京接受的新表述,讓兩岸互動回到常軌。而習近平「九二共識」的「定海神針」其實是「伸縮自如」,就等看蔡英文5月20日就職時的答案,再決定如何回應。 |
【編譯勤勤/曼谷報導】當前,曼谷前往難府的機票十分昂貴,尤其是在周六和周日、以及[详细]
【編譯黃冰/曼谷報導】第5部域網路警方搗毀一夥以做功德為藉口、誘騙受害者錢財的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