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世界日報系台北報導】台灣中央銀行昨天召開理監事會議,總裁彭淮南表示,考量全球景氣下行風險,台灣復甦力道尚緩,且國外資金大幅流入,為維持金融穩定、提振景氣,決議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各調降半碼(0.125個百分點)。 重貼現率降至1.5%,距2009年金融海嘯時期的1.25%歷史低點,僅1碼之遙;調整後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為1.875%、短期融通利率3.75%,3月25日起實施。 央行認為,自民國99年6月採行不動產針對性審慎措施以來,金融機構持續強化不動產授信風險自主管理,加上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新制上路,不動產投機減少,房價趨於穩定,因此理監事會議也決議,不動產針對性審慎措施鬆綁,除高價住宅(豪宅)貸款規範外,其餘雙北市購屋貸款、第3戶以上(投資客)管制都刪除。 彭淮南表示,今年以來,亞洲國家出口表現都不好,台灣出口占經濟成長率(GDP)比重達66.25%,但今年前2月出口衰退12.4%,「希望未來幾個月會好一點」。由於去年下半年基期較低,他預期下半年經濟表現應會好轉。 彭淮南強調,多數經濟預測機構預測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在2%以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則較去年溫和上升,通膨預期穩定。在實質利率部分,比起歐元區、中國大陸與香港、新加坡等國家與地區,台灣利率仍為正數,且名目有效匯率低於韓國、新加坡與中國大陸,仍具出口價格競爭力,給予央行運用傳統貨幣政策的空間。 在場媒體提問,央行之前已經連2季降息,這次再降息,是否可能陷入流動性陷阱?彭淮南回應,提振經濟除了貨幣政策外,財政政策也很重要。 財政部長張盛和推動財政健全方案有成,目前政府有9000多億元新台幣的財政空間,因此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要雙管齊下,不能過度使用單一工具,會使效果降低。 彭淮南指出,目前貨幣政策仍維持「寬鬆」基調,傳統貨幣政策還有很大空間,任內「不容易」採用零利率或負利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