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或從未料到,登上台灣媒體頭條新聞,不是學術成就得獎,而是女兒翁郁琇擁有3000張浩鼎公司股票,市價9300萬台幣(約合290萬美元)。為這些股票,翁啟惠背上未利益迴避且刻意隱瞞罵名,社會輿論譁然,朝野一片要求下台聲浪。這位幾可角逐諾貝爾獎的科學家,面臨核爆般的政治危機,暴露台灣科技和學術領導者應有的風骨典範,已面臨崩塌。 浩鼎是開發新藥的生技公司,日前引用翁啟惠研發的醣分子技術開發乳癌新藥,新藥解盲(指研發過程中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用藥實驗)失敗,但翁公開談話背書,反指實驗是成功的,遭外界質疑為股價護航不當。 浩鼎爆出內線交易疑雲後,政府金管會和檢調介入調查,翁趕緊透過中研院聲明個人未持有浩鼎股票,後來卻爆出女兒不但持有,並在興櫃前一周由政商關係亨通的企業家尹衍樑轉讓,上億元台幣利益入袋,暴露翁啟惠的聲明說謊矛盾,個人誠信和道德被質疑,更賠上中研院的學術信譽和形象。 翁啟惠支持發展生技產業,但重點對象浩鼎的背景複雜,不但是蔡英文家族的重點投資企業,還多次捐股給前主席林義雄主持的慈林基金會、台獨重鎮長老教會;浩鼎以中研院長技術背書為名,解盲前股價大漲,卻在解盲結果公布前夕,有人大批借券放空,顯示有人為炒作;解盲失敗後翁的談話,更難脫「護股止跌」之嫌,市場即傳言翁可能有個人重大利益,才出面護航。 結果利害關係人竟是翁自己形容為「窮畫家」的親生女兒,更難脫人頭交易之嫌。地位崇高的中研院院長,竟淪為護股找人頭,用盡商界最低下手段,還要扮演引領國家研究發展方向的「學術泰斗」、「知識分子標竿」,豈不是諷刺至極,讓學術界汗顏。 科學家有錢不是問題,生技公司為答謝科學家技術,釋出股票報酬也常見,問題在翁啟惠言行不一,顯有為個人利益說謊之嫌,更有為他人利益說項的不當作為,嚴重踐踏學術倫理和中研院長角色的最基本紅線。 新藥實驗失敗是研究常見的事,但學術報告欺瞞抄襲或作偽,是絕不能容許的禁地。早些時候台灣涉及論文抄襲掛名,教育部長、國防部長等多位官員道歉下台,中研院為掩護一己利益而極盡官商合謀作偽,還適格領導國家學術研究嗎? 更重要的,從浩鼎案發展可見,翁啟惠很早就因個人學術成就,在民進黨主政時期,成為台灣生技產業的重要領航人。國家投入大量金錢成立基金,支援發展生技產業,翁院長也是關鍵的資源分配決策者。這些資源正如浩鼎公司的持股變化,不斷有政商介入謀利的影子,所以四年前的總統選舉,宇昌案成為國民黨攻擊蔡英文的箭靶,其中利益糾葛至今仍扯不清楚。 浩鼎案正說明,太多權貴利用特殊管道,將國家資源、市場炒作用作個人累積財富的工具,這些特權壟斷了生技股的厚利,引起市場不滿抨擊。翁啟惠自始未能慎己,進而配合少數巨賈權貴從中牟利,讓「窮畫家」女兒一夕間成億萬富翁,衡情論理都難以向公眾交代。 如果翁啟惠只是貪婪的科學家,億萬身價是他的智慧所得,也沒什麼好質疑,問題是,他是中研院長。當初李遠哲為出任中研院長,放棄美國籍;政府為禮遇翁啟惠,修正國籍法,讓他成為首位以雙重國籍出任中研院長的人。國家待翁不薄,也因翁的學術成就,院士們委以重責,請他領導中研院,翁竟不能自持自重,反而倚恃地位,讓中研院成個人生技產業發展的重要資本,不知置公私倫理界限、知識分子清譽和中研院院士的崇高地位於何地? 這不僅涉及中研院長圖利家人,更禍及科學界信譽,累及國家形象,如果還不能知所進退,中研院恐將形象掃地。同樣是中研院長,一樣有畫家女兒,當年蔡元培的女兒蔡威廉家貧無法赴醫院而病死;蔡元培在香港過世,也是靠王雲五張羅入殮衣物和薄棺,清寒至此,卻因其人格偉大而留芳百世。 另一位院長胡適,雖曾是台灣版稅最高的作者,遺產卻不到台幣5萬元(約1500美元)和美鈔百餘元。如今誰能不稱道胡適對中研院的貢獻,要向胡適堅持獨立精神致敬。這就是風骨,典型在夙昔。對比今天的中研院長,前有李遠哲向權力和政治折腰,失敗的教育改革讓數百萬學子疲於奔命,無所適從;繼之如翁啟惠者為財富折腰,為爭取諾貝爾獎算計,猶如市場販子般圍事。這樣的中研院長不走,不但辱沒前人,簡直是糟蹋學術、汙染社會,斯文掃地了。 |
【中國新聞組/北京2日電】中新網報導,2024年12月31日晚,廣西合山國家礦山公園東礦[详细]
【台灣新聞組╱台北報導】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等4人涉京華城等案本月27日被起訴後交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