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曼谷25日電】泰國法政大學今天舉辦「台灣文化面面觀」學術研討會,法政大學副校長蓬猜說,希望台-泰未來有更多的雙邊交流。 這場研討會由泰國法政大學東亞研究所中國學研究中心及詩琳通公主漢學研究中心共同舉辦,邀請泰國法政大學、朱拉隆功大學、ABAC大學和正大管理學院等名校學者,針對台灣的歷史文化、文學語言和貿易等議題發表專題演說。 法政大學副校長蓬猜指出,台灣與泰國在1960-1970年代關係密切,台灣在農業等方面協助泰國很多,至今仍有相當程度的合作,在投資部分,台灣對泰國的投資也很多,法政大學也有老師來自台灣,未來應有更多師生往來訪問、舉辦研討會,也不應侷限在學術方面。 中華民國駐泰國代表謝武樵受邀致詞表示,台灣與泰國有地緣之便,各種交往深入頻繁,雙方互有高度好感,文化和習俗相互影響,也有許多相同之處,台灣與泰國是好鄰居也是好朋友,台灣早在30年前推動的南向政策,許多台商來到泰國投資,在此立業成家,也有了第二代和第三代。 他說,台灣也是泰國的第三大投資來源地,僅次於美國和日本,台泰應有更多的交流和認識,這個研討會如同蓬猜副校長所言,只是一個開始,未來會有更多機會。 昨天的研討會全場座無虛席,除了法政大學的學生,還有校外人士,有一位到過台灣的吳小姐表示,她在泰國學習中文,去過中國大陸,也到過台灣,但還想多認識台灣,因此前來。一名法政大學學生則說,台灣有許多值得泰國學習的地方,先來初步了解,將來找機會再去台灣實地體驗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