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世界日報綜合報導】遭恐怖攻擊後12天,布魯塞爾國際機場3日象徵性開放3班飛往歐洲其他城市航班。但機場周邊仍嚴格管制,除了搭機旅客外,連媒體也不得入內。不過,儘管安檢嚴格,大排長龍,旅客並未抱怨,反而認為這是必要之惡,排隊若能確保安全,有何不好。 布魯塞爾國際機場3月22日遭到自殺炸彈客攻擊,造成數10人死傷,機場結構受到不小損害,機場也關閉。在經過完整檢查與部分重整後,機場昨天象徵性局部營運。 這3班由布魯塞爾航空執行的航班都是往來申根區國家,分別飛往希臘雅典、義大利杜林與葡萄牙法羅。 不過由於機場受損嚴重,出境大廳無法使用,機場特別架設臨時安檢帳棚,所有大眾交通工具包括巴士與火車也都仍停駛,進出機場只能自行開車或搭乘計程車。除了搭機旅客以及不到10家的國際與本地媒體外,所有人都只能在封鎖線外。 為了確保機場安全,櫃台每1次僅能處理6名旅客,所有出境旅客必須先進行行李安檢,才能持機票與身份證明進入出境大廳。由於機場營運僅恢復2成,每小時僅能處理800到1000名旅 客,機場要完全恢復正常營運,可能得花費數個月時間。 搭乘第1班機場爆炸後首度開放的航班,要回家的旅客科米納並不擔心。她說,到處是警察跟軍人,她覺得很安全,對飛行安全她有信心,相信機場有完善的安全措施。 到荷蘭探望兒子的科米納說,這幾天跨國往來真是場惡夢,轉車、換車搞得她團團轉,現在終於有航班可以回家,她很開心。 雖然大排長龍,安檢嚴格,但科米納認為,這是必要的。她說,他兒子也常往來於各大城市,如果排上一兩個小時的隊伍,能夠換來旅途平安有何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