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訊】清明連假不少人掃墓兼出遊,住在成都華陽的42歲金桂花一臉疲態,無心外出,因為前一天晚上,她替一戶人家哭喪,聲音已經明顯沙啞,但只賺到人民幣120元(新台幣600元)。 「哭喪的價格隨緣,死者的家屬願意給多少就多少」。華西都市報報導,金桂花在農村長大,雖然只有中學畢業,卻一直酷愛文藝表演,她從事職業哭喪,至今已有19個年頭。 19年前,金桂花的公公去世,按當地習俗,家屬們辦喪事時花大錢請來當地一支樂隊來完成喪禮,夫妻兩人受啟發,也萌生了組建樂隊的想法,「憑咱倆的演唱和吹奏實力,肯定能掙錢養家」。 由於金桂花天生一副好嗓音,加上模仿能力強,很快就能融入角色。第一次去哭喪,金桂花才23歲。站在靈堂前看著陌生的遺像,她還是有些緊張、害怕,但是想到要賺錢養家,她還是硬著頭皮哭喪。 金桂花分析,哭的情況大概分三種:有淚有聲謂之「哭」、有淚無聲謂之「泣」、無淚有聲謂之「嚎」。哭喪內容也分三部分:一是死者生前撫養子女的艱辛,二是表達子女的傷心悲痛,三是祝死者一路走好,保佑子孫後代。 然而,由於在焚香煙燻的環境中長期流淚,金桂花曾經幾乎哭瞎。2010年前後,視力明顯下降,成了深度近視,不得不去醫院手術,術後雖有好轉,但是視力再也不如從前。 同時,由於現代人對於找人哭喪的想法也不一樣了,加上競爭者也愈來愈多,找金桂花哭喪的人逐年減少,金桂花說,自己對哭喪的收入沒有嚴格要求,家屬願意給多少就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