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訊】江西網報導,歲月輪迴,當年12歲的懵懂少年如今已成為古稀老人,但對烈士的守護卻從未改變。3月27日,江西省道德模範、贛州定南縣龍塘村村民郭初輝前往北京,參加中央電視台《等著我》節目錄製,講述其66年堅守革命烈士墓、為革命烈士尋親的感人故事。 1949年8月21日,奉命前來解放定南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定南縣龍塘鄉龍塘村與國民黨70軍殘部及從周邊縣逃亡至此的部分反動武裝遭遇,戰鬥從下午一直打到傍晚。當時年僅12歲的郭初輝經過龍塘小學時,聽到槍聲便躲在附近一個裁縫家裡,親眼目睹了戰鬥的慘烈。解放軍戰士趙俊帶領6名偵察隊員在追擊敵人時,受到龜縮在龍塘小學的國民黨70軍近百人的攻擊。趙俊為掩護戰友不幸胸部中彈,壯烈犧牲在龍塘小學大門口,年僅18歲。第二天,郭初輝與全村百姓含淚把趙俊埋葬在村旁的小山上。當時郭初輝在心裡默默地說:烈士,您安心走吧,我會經常來看您的。 一句承諾,郭初輝堅守了66年。每逢空閒,他就到烈士墓地去看看,清理墓地旁的雜草;每年清明節,他都領著村民到烈士墓掃墓。 1998年,有村民打算承包墓地所在的山頭用來種植臍橙,郭初輝聞訊後,狠狠地批評了這個村民,並向鎮村領導提出由其守護烈士墓及周邊樹林。2011年,他家要蓋新房,家人認為到圩鎮上蓋房子更好,但為了守護烈士墓更方便,他說服家人把房子蓋在離烈士墓最近的地方。 郭初輝還經常跟村民和孩子們講述當年戰鬥的情景,並把革命故事編成歌曲、舞蹈送進校園,孩子們都親切地稱呼他「紅心爺爺」。在他的帶動下,如今,全村黨員、村幹部、老年體協成員和在校學生都自願加入到了守護烈士陵墓的隊伍。郭初輝以一輩子信守諾言的實際行動,感動著遠近鄉親,教育、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2013年6月,郭初輝被評為江西省第三屆「道德模範」。 66年來風雨無阻、從未間斷。在為烈士守墓的同時,郭初輝還有一個最大的心願——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為趙俊烈士找到親人。但由於年代久遠原因,趙俊烈士犧牲時,人們只知道他是陝西人,其他情況無從知曉。儘管如此,郭初輝還是堅持為趙俊烈士尋找親人。66年來,他多方打聽、孜孜以求,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尋找烈士的親人。多年來,定南縣也堅持不懈地與郭初輝老人一起為趙俊烈士尋找親人。 為此,贛州定南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積極與央視《等著我》欄目組取得聯繫,借助「全媒體公益尋人」這個廣闊平台,為趙俊烈士尋找到親人,以告慰烈士英靈,共圓耄耋老人郭初輝的「尋親」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