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訊】《新華日報》報導,清明,南京,陰雲含悲,翠柏挺立。 4月4日上午9點半,夏淑琴、向遠松、楊翠英等南京大屠殺遇難者遺屬、倖存者及後代共50多人,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名單牆前祭拜親人。這是名單牆前第21次清明祭奠,也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之後的第二場民間追悼活動,今年首邀日本友人、「紫金草的故事」歌曲詞作者大門高子與南京小銀星合唱團合唱和平之歌。 在紀念館名單牆前,每一片菊花瓣都銘記著1937年末的那段歷史。當年被日軍屠殺的很多南京民眾無墓無碑,只有名字刻在名單牆上,供後人憑弔和哀思。今天,親人們口中念著、雙手摩挲著刻在牆上的名字,獻花,點燭,磕頭。 88歲的向遠松老人說,「侵華日軍當年製造的人間慘劇罄竹難書,後人永遠不能遺忘。我要向所有死去的同胞說,國家昌盛,民族富強,你們安息吧!我們的孩子們啊,也一定要記住落後就要挨打的教訓,把國家建設得更好!」 每到清明節,很多倖存者和遺屬祭奠親人都會聚到紀念館名單牆前。收集遇難者名單並為其建造名單牆的創意,是1993年開始實施的。1995年12月建成時,名單牆長43米、高3.5米,刻有3000個遇難者名字,象徵被日軍屠殺的30萬同胞。此後,經4次鐫刻,名單牆上現刻有10505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姓名。紀念館館長張建軍說,對於這些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家屬來說,名單牆上銘刻的家人名字,就是一個記憶的依托,寄託思念的載體,也是他們對那段歷史的集體記憶。在「名單牆」前舉行家祭,不僅是為了寄託哀思,更是提醒後人勿忘歷史、傳承記憶、維護和平,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清明是追憶逝者的時節,能夠在南京大屠殺發生的地方參加清明祭掃活動讓我感慨萬千。」日本友人大門高子專程從日本趕來參加祭奠。「花的種子喲,來自大海的彼岸,帶著期待喲,在這裡生根開花。和平的花,紫金草……」《紫金草的故事》用深情舒緩的旋律、感人而優美的詞曲表達了一名經歷過侵華戰爭的日本老兵對戰爭的反思、對中國人民謝罪的深刻懺悔和對永久和平的強烈願望。 祭奠儀式後,南京特教學校美術系的同學們獻上書有「生者警醒、逝者安息」的紀念花圈。一些學生、部隊官兵和市民也紛紛獻花悼念大屠殺遇難者。在張純如雕塑不遠處的和平公園內,一片淡紫色的紫金草在春風裡怒放,安靜、美好又頑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