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來訊】《揭陽日報》報導,近年來,隨著一批重大項目在惠來沿海落戶建設,惠來海洋經濟發展步伐明顯加快。該縣在抓好海洋資源科學開發利用的同時,注重加大海洋與漁業資源環境的保護力度,努力守護好惠來的碧海藍天,促進海洋資源可持續發展。 惠來縣地處粵東沿海,海域面積7689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09.5公里,海洋資源十分豐富。該縣立足當地海域的實際,設立海洋與漁業自然保護區,全縣現已建立市級海洋與漁業自然保護區3個,即「海龜自然保護區」「神泉漁業自然保護區」「龍蝦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達到4705公頃。同時,積極組織實施建設人工魚礁保護環境工程,投入資金2311萬元,先後完成前詹、神泉人工魚礁區工程建設,製作投放礁體2364個,為各種海洋生物「造」出一個個溫馨的家。 為維護海洋生態平衡,惠來縣在實施好南海伏季休漁制度的同時,連年來都積極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使全縣天然公共海域內的海洋生物種群結構和海域生態環境得到補充和改善,增強全民關愛海洋生物資源、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意識。近年來,該縣在當地海域放流海水魚蝦苗逾1000萬尾,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惠來縣海洋與漁業部門加大海洋與漁業環境保護執法力度,積極開展污染源普查工作,加強對入海排污口和海水入侵的常規監測,經常出動車輛和快艇對陸地和海域污染源進行巡邏檢查,對違法作業、違法用海及亂排放企業和個人進行嚴肅查處,確保該縣海洋資源得到較好保護,海水水質保持在二類以上。 為消除和減少大項目落戶建設後對當地海洋環境的影響,惠來縣海洋與漁業部門還積極做好海域環境整治工作,針對靖海資深岸帶出現侵蝕的實際,積極爭取省和國家的支持,於去年啟動靖海綠洲灣侵蝕修復整治工程項目。該項目計畫總投資5000多萬元,前期測量、勘探、泥沙、波浪模擬分析等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