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青島港貨櫃碼頭。(取自網路) 【泰國世界日報系台北8日電】根據金管會最新資料顯示,最近幾年快速成長的兩岸金融業務,去年出現重大變化,兩岸進出口外匯業務劇降至545億美元,比前年大幅衰退32%,其中進口及出口外匯分別衰退二成及三成,是全球金融海嘯以來首見,今年1月也未見好轉,恐衝擊銀行獲利。
為此,銀行另尋非傳統銀行商機,例如有意到大陸投資金融科技事業,金管會將個案審核。金管會官員分析,兩岸進出口外匯業務主要包括進出口押匯、簽發信用狀等,都是跟兩岸有關的貿易融資業務,出口接連衰退,進出口外匯業務也跟著減少。 除此,國際經濟情勢普遍不佳,從大陸出口到各國也減少,以及大陸產業轉型、紅色供應鏈威脅下,讓兩岸進出口外匯需求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資料來看,兩岸進出口外匯衰退趨勢並未減緩,仍有約三成的減幅,銀行業者擔心,銀行獲利恐怕會受影響。銀行業者表示,台灣廠商出口產品到大陸,大陸進口商通常會找一家大陸銀行開立信用狀,等出口商把出口單據交給大陸銀行審核通過了,大陸銀行就會付款到台灣的押匯行,押匯行再付款給出口商,這是一般的進出口外匯流程。對銀行來說,進出口外匯等業務可賺取利息收入,業務量若縮水,銀行利息收入也會跟著減少。 業者表示,大陸經濟成長減緩,銀行對兩岸金融業務也會「停、看、聽」,不止授信,貿易融資也一樣謹慎。貿易融資量減少,傳統授信業務也下降,部分銀行有意另尋非傳統銀行商機,日前金管會與金融業者座談時,有銀行業者詢問,能否轉投資大陸的金融科技事業。金管會官員表示,金管會去年開放金融業可投資持股100%的金融科技事業後,已有玉山銀及一銀兩家獲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