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世界日報系綜合10日電】在中國跨境進口零售新稅政8日正式實施後,「代購」紛紛訴苦成為被嚴查對象。但熟悉法規的業內人士表示,「代購」從來都是不合法的。 大多數「代購」雖然看起來跟個人購買無異,實際上並不是為了自用,而是用於營利性售賣,例如淘寶店或者微信上的個人帳號。因此為他人「代購」的旅客在海關申報時如果未按貿易申報,或者僅按照「個人物品」申報,就可能導致「偷稅漏稅」的行為,數額如超過人民幣10萬元(合1萬5500美元),即涉嫌走私。按照中國法律,走私將以刑事處罰論處。 「財新網」報導,中國旅客個人海外消費和個人「海淘」要繳納行郵稅,超過人民幣8000元(合1238美元),超過部分徵收稅費。舉例說,赴國外旅行的遊客在國外購買不超過5000元人民幣(合774美元)的商品,可免徵稅額;回國時,還可在進境(入境)機場免稅店繼續購買不超過3000元人民幣(合464美元)的商品,即總計不超過8000元人民幣,仍然免稅。但如果任一部分或總額超過,則需對超過的部分按照行郵稅進行徵稅。 不過如果單項物品價值超過了5000元,或在進境免稅店購買的單項商品超過了3000元,則不能拆分,需要徵收全價稅款。報導說,個人海淘和跨境直郵雖然適用行郵稅,卻也有不少「個人代購」混同其中。但行郵稅適用的領域則是文件票據、旅客分離行李、親友饋贈物品等的「非貿易性」。 報導說,自去年10月以來,關於「封殺海外代購」、「海關扣押包裹」的說法,就已在網上瘋傳。如今部分海淘客或海外代購者將會感受到海關查得「更嚴」了。 「澎湃新聞」引述上海海關說,目前對於中國籍旅客攜帶行李物品入境,海關依照海關總署2010年54號公告的標準進行驗放。 |
【中國新聞組/北京2日電】中新網報導,2024年12月31日晚,廣西合山國家礦山公園東礦[详细]
【台灣新聞組╱台北報導】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等4人涉京華城等案本月27日被起訴後交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