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世界日報系綜合報導】中國又再爆發票據案,上市僅7天的天津銀行8日在港交所公告稱,旗下上海分行的票據發生風險事件,金額高達人民幣7.86億元,公安已立案調查,銀監會也發出通知,「盯」住票據市場。滬深指數8日雙雙下跌作收。 這是繼農業銀行及中信銀行後,今年來的第三起銀行票據風險事件,三起票據大案累計涉案金額已經達到人民幣56.7億元。 8日上證指數跳空挫跌0.78%、收在2984.96點。 深證指數跳空走低0.87%、收在10413.54點。天津銀行挫低0.14%,天津銀行3月30日上市以來,每個交易日都收黑。 有銀行業分析員估計,天津銀行事件可能涉及違約,甚至可能是造假。 21世紀經濟報導援引業內消息指出,該案可能是票據逆回購方在交易中被取走擔保物票據,而回購款未能進帳引發的。 消息進一步指出,天津銀行與中介匯濤金融控制的某銀行西安分行同業戶達成票據回購交易,交易金額為人民幣9億元,天津銀行作為票據的逆回購方出資金,匯濤的同業戶作為正回購方借錢。據指出,該回購到期後,中介控制的中小金融機構取走票據後只付了人民幣2億元,尚有人民幣7億元及利息未支付。 天津銀行8日股價最低下探至港幣7.31元,收在平盤7.32元,跌破發行價。此案可能連累多家公司的消息傳出,拖累滬深指數收跌。 彭博援引知情人士表示,銀監會本周下發通知,要求銀行高度重視商業承兌匯票業務風險,要認真核驗票據真偽、跟單資料及交易對手信息,加強風險防控。 上述人士透露,銀監會稱近期發現不法分子冒用龍江銀行名義辦理商業承兌匯票貼現、轉貼現風險事件。目前已知涉及金額達人民幣6億元,該資金已全部收回;但偽造的印章尚未被收繳,涉及的犯罪嫌疑人也尚未全數到案。 天津銀行票據案只是票據市場最新的一件弊案。由於中國票據並未由統一的交易所集中管理,多由各地區人工處理,詐欺事件頻傳。今年初農業銀行、中信銀行都爆發過醜聞。 農業銀行票據案最令人震驚,行員竟以報紙充當票據非法套取人民幣39億元,資金流入股市炒股。中信銀行也傳出人幣10億元的票據案,據報嫌犯偽造存款單,開立匯票進行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