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報導,新興市場近期受到美國升息恐延後,以及日本和歐洲量化寬鬆政策的刺激紛紛大幅反彈,不過東南亞的債務問題卻仍未解決。瑞士信貸(Credit Sussie)東南亞和印度經濟策略主管Santitarn Sathirathai就表示,東南亞目前的反彈是很短暫的,未來若Fed升息速度又比預期更快,許多經濟體都還是會非常脆弱不堪。東協的政府和企業今年已經發售高達100億的美元債券,其中印尼、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的借貸規模最高,分別為40億美元、20億美元和17.5億美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去年預估,馬來西亞企業債占GDP的比例將達約70%,印尼約為20%。另外,馬來西亞家庭負債佔GDP的比例則超過89%,為東南亞地區最嚴重,印尼約達16%。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預估,馬來西亞恐怕沒有足夠的緩衝空間來面對經濟危機,因為馬來西亞的外匯存底低於IMF的建議範圍。全球主要新興國家中,只有兩個國家低於這範圍,另一個則是南非。 除此之外,馬來西亞目前也面臨史無前例的政治危機,總理Najib Razak深陷貪污醜聞,許多民眾都要求他盡快下台。不過,東南亞在經過亞洲金融海嘯後其實經濟體質都有大幅改善,外匯存底增加、更自由的匯率和政府財政強化都是一大進步。自1990年代末期後,東南亞各國對於外幣負債佔GDP的比例早已大幅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