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世界日報系台北報導】國際反避稅潮流不只盯上跨國避稅的境外公司,也注意到跨境電商的課稅問題。財政部表示,未來將參考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建議修法,要求在台發展業務的外國電商業者,如Google play、Apple store、LINE等,都要辦理營業登記並繳交營業稅。 隨著網路、電腦以及行動裝置普及,網路交易快速發展,企業能夠借助網路進軍更廣泛的市場,但對建構在實體經濟上的課稅架構形成挑戰,各國都在修法因應,將跨境電商納入課稅規範已成國際趨勢。 大陸跨境電商新制上路,對跨境電商進口到中國的貨物課稅,將按貨物徵收關稅及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以保護「中國製造」,讓大陸廣大的「海淘族」怨聲載道。 財政部高層表示,對網購及一般進口貨物規範相同,頻繁進口人或完稅價格高於3000元新台幣就要繳稅。因為貨品都要經過海關,屬實體商品交易的淘寶網等跨境電商課稅問題不大,只有「高價低報」、「化整為零」等海關查稅的技術問題。 「問題大的是無形的商品」財政部高層說,線上遊戲、App、線上廣告、飯店訂房、下載音樂或電影,或顧問、會計師等電子傳輸專業服務等販售勞務的數位商品交易,若外國電商沒有在台登記營業據點,課稅難度很高。 財政部高層表示,未來將參照OECD的稅基侵蝕與利潤移轉(BEPS)行動計畫修法,要求跨境電商「要賣東西給台灣民眾就要先登記」,以彙總外國電商的營業額及課稅,避免人為的刻意避稅行為。 一旦政府要求外國電商來台都要辦理營業登記及繳稅,業者可能會將稅負轉嫁給消費者,恐使國人下載遊戲、付費購買App的價格提高。 安永會計師林志翔表示,稅法若對外國電商放水,會讓PChome、博客來等電商業者和外國電商做同樣業務,卻一個免稅、一個要稅,產生不公平的競爭,恐阻礙國內數位經濟的發展,甚至恐迫使我國電商業者出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