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世界日報綜合報導】聯合國12日舉行歷來首次的公聽會,讓競逐聯合國祕書長這個全球頂尖外交官位置的參選人,陸續上場接受全球危機相關提問,問題從氣候變遷到中東衝突等不一而足。 聯合國這場公聽會在擠滿人的會議廳舉行3天,改變聯合國70年歷史以來,挑選祕書長時所充滿的隱密色彩。 12日由蒙特內哥羅共和國副總理兼外長魯克席奇打先鋒,其次是保加利亞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祕書長博科娃,以及葡萄牙前總理、已任2屆聯合國難民署高級專員古特瑞斯。3人分別向聯合國大會193個會員國闡揚自己的理念,擘畫現任秘書長潘基文明年1月1日卸任後的願景。 另5位分別是前聯大主席、馬其頓前外交部長克里姆、克羅埃西亞外交部長普希琦、斯洛維尼亞前總統圖克、摩爾多瓦共和國第一副總理兼外長格爾曼,及紐西蘭前總理、現任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署長克拉克。 過去數10年,聯合國祕書長的選擇一直牢牢掌握在安理會與5個常任理事國英國、法國、中國、俄羅斯與美國的手中,過程大多在閉門狀況下完成。 但去年聯合國大會表決改變這項程序,要求參選者正式遞交申請函,提出他們的履歷並出席公聽會。 最後仍會由安理會決定提名1個人選,但這種新的開放作法可望對列強施壓,讓他們經過更廣泛的考慮選擇1名人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