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世界日報系台北報導】股王大立光昨天公布首季稅後純益36.2億元新台幣,季減46%,年減18%,每股純益27.01元,為8季來低點。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表示,依目前訂單看來,「4月營收與3月相當,5月也和4月差不多」,「某些」高階機種鏡片5、6月開始出貨,下半年6片塑膠鏡片(6P)及雙鏡頭的設計愈來愈多。 受到iPhone 6s表現疲弱衝擊,雖然大立光首季營收及獲利失色,但唯一的亮點是毛利率達59.7%,較去年第4季高點59.9%季減僅0.2個百分點,相對強勁,主要受惠於iPhone 6s出貨下滑,搭載音圈馬達(VCM)減少,有助於產品組合優化。 大立光昨天舉行線上法說會,由林恩平主持,釋出本季營運展望。大立光3月營收30.24億元,月增49%,年減23%;首季合併營收82.71億元,季減46%,年減22%,是2014年第1季以來單季低點,不如預期。依林恩平釋出訊息,本季展望仍相對疲弱,林恩平強調,第2季有很多客戶新機種設計導入(design in),雖然有些客戶很不錯,但有些不好,扣除大客戶之外,林恩平表示,今年第2季相較往年來說,「沒有比較slow」,惟最後仍需視終端客戶銷售的結果。 不過,林恩平口中的「某些」高階機種5、6月開始出貨的訊息,外界臆測,有可能直指大客戶蘋果新一代iPhone 7的雙鏡頭。 林恩平表示,客戶的鏡頭規格持續走高,除了6P、雙鏡頭設計外,也有客戶的前置鏡頭採雙鏡頭設計,前鏡頭採4P的800萬畫素鏡頭愈來愈多,這有助於平均價格(ASP)提升,至於舊機種規格降價在所難免,這是常態。 由於中國大陸舜宇及日廠康達智擴產積極,尤其鴻海集團併購夏普之後,夏普旗下的康達智也成為泛鴻海集團成員,法人憂心可能擴大鏡頭市場競爭壓力。 林恩平維持一貫淡定的口吻回應,「市場競爭永遠都在,我們只看自己夠不夠努力。」 大立光首季出貨結構,千萬畫素以上鏡頭占比50至60%,800萬畫素占比20至30%,500萬畫素占比10至20%。大立光昨天股價收2375元,下滑30元,外資法人連10買,持股水位至新高51.52%,本土投信及自營商站在賣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