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世界日報系台北15日電】守在田裡等訂單的時代已經過了,外貿協會今年帶著亞洲六國15個買家直接到田間參觀下單,不少買家是第一次看到台灣鳳梨田及包裝場,現場還有專家解說台灣水果的特色,果然讓買家很有感,經過問卷初估,此行約可創造1380多萬美元的訂單。 外貿協會去年為了協助台東的鳳梨釋迦開拓亞洲市場,第一次結集亞洲的買家前進台東,結果讓參與的通路商特別有感,外貿協會高雄辦事處主任呂文瑞表示,去年就創造了台幣1千多萬元的訂單,於是今年貿協助再度把買家拉到台南、屏東。 來自日本、南韓、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大陸、印尼等地的通路商,這兩天連續試吃了台灣的鳳梨、芒果及水產,昨天還實地到田間及包裝場參觀,有些早已是農民的「老主顧」,也有些是第一次接觸,對於鳳梨田及包裝場特別有感。 「台灣的農業更顯精緻」,呂文瑞說,一樣是鳳梨,但買家到現場,就會看到台灣水果與東南亞或中國大陸之間的差異性,還會看到農民的努力,「認同感一定會提升」。 屏東鳳梨主打台農17號的金鑽鳳梨,鳳梨收採收因皮會變薄,此時最容易曬傷,因此鳳梨得逐顆戴上帽子,五顏六色的鳳梨彰顯的正是農民的付出,昨天上午就有國外買家對此特別感興趣,直呼「台灣鳳梨太厲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