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 旅美藝術家楊金池站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廣場,頭上一個圓形巨網打開,3萬個廢棄鋁罐傾洩而下,瀑布般沖擊他的身體。十多年來,他在全世界各地表演這帶著自虐性質的行為藝術,提醒觀眾,不加思索的消費對地球的衝擊有多麼劇烈。 「殺了我或改變:楊金池個展」日前開幕,楊金池重現四年前他在紐約皇后區美術館戶外演出的「殺了我或改變」。根據計算,一個人如果一天喝一瓶飲料、活到平均壽命80歲,一生會用掉3萬個鋁罐。楊金池將3萬個廢棄鋁罐塞進一個象徵地球的圓形巨網,用吊車懸掛在高空,當鋁罐被釋放從天而降,將藝術家本人埋入垃圾山。 人們以為帶來快樂的飲料,在這場藝術表演中成為具殺傷力的「彈藥」。楊金池一不小心便會受傷,甚至如作品名稱「殺了我或改變」所言,「被人類不負責任的消費行為所殺」。 楊金池身穿筆挺西裝,西裝背後卻燒了一個洞。「我們表面打扮得光鮮亮麗,背後失火了卻不知道;人類做了許多不好的行為,卻好像沒看見」楊金池說,他的藝術創作要逼迫人類正視這些「不負責任的消費行為。」 20年前,楊金池因工作接觸「回收再製」,發現人類製造的垃圾根本不可能消滅。他決心以「近乎懲罰的創作過程」,警告觀眾「漫不經心的消費」,如何對身邊的環境造成無法回收的傷害。 他在紐約表演使用的3萬個鋁罐,每個鋁罐都有觀眾的簽名和評語,「代表至少有3萬個觀眾看到我想傳達的環保理念」。 廣場上擺著兩件廢棄物裝置藝術。由十個巨型磚牆打造而成的「鋁磚塊」,每面磚牆都由30萬個鋁罐壓縮製成。楊金池說,台北居住人口有300萬人,每人只要一天喝一罐飲料,一天就可以製造出這十面無法消滅的垃圾牆。 旅美藝術家楊金池(右圖)在台北當代藝術館以近乎懲罰的方式展出「殺了我 或改變」行為藝術,用三萬個可回收的鋁罐,以類似雪崩的方式傾瀉到自己 身上(左圖),希望能喚醒觀眾環保的意識。 (記者潘俊宏/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