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世界日報綜合報導】今年來中、日2大亞洲央行儼然在貨幣戰中PK,目前中國人民銀行顯然勝出,已讓人民幣匯率回穩,反觀日本銀行(BOJ)即使大舉加碼寬鬆措施,日圓仍不貶反升、帶衰日股。 貨幣貶值(又稱通貨貶值),是貨幣升值的對稱,是指單位貨幣所含有的價值或所代表的價值的下降,即單位貨幣價格下降貨幣貶值可以從不同角度來理解。 巴隆周刊亞洲市場專欄作家任淑莉指出,去年底巴隆預期2016年日圓會升、人民幣會貶,目前看來只猜對一半。 整體而言,短短4個月來,投資人對這2大亞洲貨幣的操作方向已轉變,從原先押注人民幣走貶,轉為押注日圓升值。做多日圓的投機部位已升到2012年初以來最高水準,人民幣則持穩於今年初價位。 這對東京當局是個大問題。日本政府樂見日圓貶值,協助促進出口和刺激成長。現在,日銀或許只有一種補救方法,就是買進日股,且須大量買進,設法讓量化寬鬆(QE )以及「安倍經濟學」財政刺激方案持續進行。 日圓升值抑制成長,日圓資金成本也變貴了,日股因而失寵。整體而言,外國投資人已拋售價值約440億美元的日股,相較下,由於人民幣匯率走穩,投資人只賣超7.58億美元的香港掛牌陸股。 美銀美林最新調查發現,現在投資人最擔心的不是中國經濟硬著陸,而是日本QE計畫可能失敗。 對日銀的批評聲浪日益高漲。備受市場尊敬的里昂信貸策略師伍德直言,日銀總裁黑田東彥的「公信力已受損」,因為負利率政策在人口老化社會不宜實施,當地3分之2的存款由60歲以上年長者持有。 另方面,伍德讚揚中國人行行長周小川比較聰明,推行較穩固的貨幣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