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東訊】《惠州日報》報導,在人們的心中,傳統粄類、糍類的食品,一般放在冰箱才能保存時間較長。但在惠東,一種叫「水糍」的傳統食品,竟然可以存放在河中,保存半年不變質。近日,在惠東縣多祝鎮長坑村的南山河中,記者看到了這種水糍。 南山河中,半沉半浮著一個竹籮筐,河水不斷沖刷著籮筐。一位村民將籮筐拉到淺水處,記者看到籮筐里有一摞白色東西。打開一看,是好幾個白色圓狀物品。村民說,這就是水糍。這種水糍就是要放在河裡,才不會壞。 原來,這種水糍是惠東沿海的一種傳統食品。楊大姐說,水糍是惠東沿海人春節必做的「年糍」,是用糯米做成的,天氣冷時才能做水糍。先將糯米用清水浸透洗淨、用飯甑蒸好後,放在舂臼中不斷地翻滾槌打,直至將糯米飯打得均勻、細膩,然後取出,做成每個一斤左右的「大餅」,塗上蜂蠟用於保護。水糍因為是糯米飯做成的,乾後易裂,所以保存時要放在水中浸泡。「從前做水糍辛苦,手腳並用,非常累。」今年春節期間,她從娘家將水糍帶回長坑村後,就把水糍放在南山河中存放,可一直存放到農曆六月都沒問題。「想吃時,就從河裡撈起一塊水糍煎著吃。」 由於南山河水雨後會變得混濁,河中的水糍表面會變黃,食用時從水中撈出,將水糍表面刷乾淨。切成小塊後,煎、煮都可以。由於水糍沒味道,既可以吃鹹的,也可以吃甜的。吃鹹的就是在煎好的水糍裡拌上用鮮肉、鰻魚、蝦仁、香菇、芹菜、蒜等炒成佐料一起吃,味道獨特。甜的就直接放糖一起煎。還可以做水糍湯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