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世界日報訊】農業及合作社部長暢猜上將表示,農合部正制定發展桑樹種植養蠶業,以滿足絲蠶養殖需要的計畫,為農業部實施發展適合當地情況農業種植政策的工作計畫之一。 暢猜上將表示,農合部相關部門調查發現,全國1億3004萬萊農業種植面積中,有4245萬萊土地即約占32.64%所種植的農業物並不合適,需要加強推動相關農民調整種植,實現多樣化種植以增加收入。而只有大力發展多樣化種植,才是幫助農民擺脫當今農產品價格低迷局面、增加收入的出路。而市場研究發現當前蠶絲市場上,中國正努力發展絲蠶養殖,同時國際市場對蠶絲的需求並沒有減少,蠶絲價格較為穩定,就算國內絲綢布匹生產廠家對蠶絲的需求量仍然較大,總體上蠶絲供應量缺口仍有1000噸左右。 農合部絲蠶廳於是提出了鼓勵農民為絲蠶養殖業發展桑樹種植的思路,只要選擇種植良種桑樹苗,則為具有40年期收益的一次性投資,而且桑樹種植需要灌溉水量少和可以長期收成;政府部門要協助提供優良桑樹品種和介紹種植辦法;農民採摘桑樹葉用於喂蠶,以讓蠶吐結繭,收成蠶繭可送到工廠進行繅絲加工。 同時,農業部則可為桑樹養蠶業的市場銷售提供行銷協助,讓選定的國內絲綢加工廠與農民簽署蠶繭收購農業生產合約,保證以每公斤180-200銖的價格進行收購。如農民種植6萊桑樹和養蠶,每年可收成蠶繭720公斤,平均每個月賣蠶繭的收入可達1.2萬銖,而蠶糞有機肥料和蠶蛹也可帶來副業收入,是可以給農民增加收入的又一次種植發展良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