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世界日報系北京21日電】中國遊客紛紛湧到日本搶購電子鍋、免治馬桶蓋,現在提升這類家用電器產品的質量已被列入國家計畫。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6年行動計畫」,要求以電子鍋、免治馬桶蓋、智能手機、玩具、兒童及嬰幼兒服裝、廚具、家具、空氣淨化器等消費者普遍關注的消費品為重點,開展改善消費品供給專項行動,組織實施消費品質量提升工程,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新京報報導,中國家用電器檢測所小家電事業部工程師畢崇強認為,提升中國家電小商品的品牌、質量有助於扭轉國人出國「掃貨」的現象,拉動境內消費。 近年來,中國人出國「掃貨」熱度持續上升,一些民眾赴日旅遊時熱中於購買日本各類日常用品,如電子鍋、免治馬桶蓋等。 報導說,據日本觀光廳統計,2015年訪日中國遊客翻了一番,達到約500萬人,中國遊客總消費額達1.41兆日圓(約合792億元人民幣)。 報導指出,中國的電子鍋質量與日本的差距有多大?畢崇強表示,從安全上、性能上,國產的電子鍋都不比日本的電子鍋差,而這些國產商品的標準也與國際一致。檢測機構對很多國產和日本的電子鍋做過實驗,從米飯的蛋白質、糖分、口感來講,一些國產品牌的電子鍋與日本的質量沒有什麼差別。 畢崇強認為,民眾熱中出國「掃貨」現象的背後,也反映出境內一些產品,包括食品藥品的質量、安全的問題,讓民眾產生了「不放心」的心理。此次國辦發文,就要在這些消費品的質量提升上下功夫,以營造讓消費者放心消費的大環境。 京華時報評論文章中說,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靠創新跳過「馬桶蓋陷阱」,成為趨勢引領者而非跟隨者,成為需求製造者而非迎合者,會讓中國離質量強國更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