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世界日報訊】泰中文聯創會主席林栩先生4月15日應邀到北京出席「首屆中國國際創客教育高峰論壇暨中國創客教育聯盟成立大會」,做主題為「創造心理學與創客教育」演講。摘錄如下: 創造心理學是心理學和創造學的交叉學科。創造的標準有5個層次:即興創造、技術性創造、發明的創造、革新的創造、深奧的創造。創造涉及:創造者、創造過程、創造品與環境。研究對象:創造性人格、創造性思維。研究任務:揭示創造活動的心理過程,為激發創造潛能、培養創造型人才提供依據。 創造,是人全部體力和智力都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下的一種活動,是社會人的共同勞動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人的心理活動達到最高水平。其心理活動與才能、智慧、意志、情感、等有密切關系,所以創造不只科學一個領域,涉及各個領域。創造心理學包括如下的一些內容: 一:人類10大創造能力:1、探索問題的敏銳力。2、側向思維能力。3、形象思維能力。4、聯想能力。5、記憶力。6、靈活的思維能力。7、產生思想的能力。8、預見能力。9、運用語言能力。10、完成的能力。 二:創造才能的源泉:天賦和才華。天才就是勤奮,這是一條顛破不滅的真理(略)。三:創造的氣候(略)。四:創造的意志和動機(略)。五:創造才能的顯露。六:創造的個性(略)。七:科學創造和藝術創造(略)。八:非邏輯思維和創造(略)。 林栩先生最後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創客」是一個新名詞,「創」是創新創造,「客」是人。近年來中國政府大力提倡創新。創客教育在社會成為時尚,風起雲湧,一直在尋找相應的理論依托。創造心理學是揭示人在創造活動的心理過程,為激發培養人的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改變和提升人的思維模式的一門學科,希望能為創客教育的發展提供一些科學的理論依據。 林栩先生的論點引起與會者們的讚賞與認同,創造心理學成為大家關注與研討的重要學術課題。中國教育部信息中心,團中央青少年科普部領導,全國創客教育機搆、學者、老師共500多人參加大會。林栩先生多年來從事心理學潛意識的學習研究,編著有「喚醒心理力量」、「青少年創造心理學」等書籍,被選舉為創客教育研究院首任院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