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世界日報系高雄報導】高雄港開港以來最大、總投資額1500億元新台幣的「洲際貨櫃中心二期」計劃,填海造陸進度加快,將提前1年於明年中交付中油203公頃土地,由中油先打造石化品、油品儲槽區,第7貨櫃中心可望接續於2018年成形。 據了解,中油五輕關廠後,南部石化業出現的用料缺口,未來可以該儲槽區補足需求,第7貨櫃中心則能靠泊1.8萬TEU(20呎貨櫃)至2.2萬TEU超大型貨櫃船,將帶領高雄港、石化業跨向新里程。 台灣港務高雄分公司總工程司王昱權表示,洲際貨櫃中心二期計劃占地422公頃,該公司負擔345億元工程費用,相關業者投資1100多億元,開發石化油品儲槽區、第7貨櫃中心等。 自前年陸續啟動外海圍堤、防波堤及碼頭岸線工程後,隨進度推進,去年11月進入關鍵性工程,委託荷蘭商凡諾德國際顧問公司進行抽海砂造陸,該業者找來一艘容量3.2萬立方的大型抽砂船24小時作業,搶進度施工。 依目前狀況預估,中油所需的203公頃土地可望在明年6、7月間全數交付,比原先規劃時程提前1年。 中油主管指出,針對洲際貨櫃中心二期儲槽區投資案,已編列明年預算送交行政院審查,若能提前取得土地,可盡速進入實質開發階段。 中油此一新儲槽區初期將投資500多億元,儲槽總數量103座;其中A區配置26座,儲存原油、石油腦、汽柴油等;B區配置77座,儲存乙烯、丙烯、丁二烯、苯、二甲苯等。後續將視運作需求,進一步擴大投資規模。 第7貨櫃中心方面,王昱權指出,委託宏華營造的碼頭工程於去年展開,依規劃,2018年2、3月完工,將開闢出長度達1180公尺的碼頭岸線,水深18公尺,配置2座半碼頭區,後線運作面積為76.3公頃,將可靠泊1.8萬TEU至2.2萬TEU大型貨櫃船。 該新碼頭區1年貨櫃吞吐量為300萬TEU,以高港現有能量1300萬TEU估算,將增至1600TEU,年吞吐能量增幅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