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世界日報綜合報導】中國熱錢已經發現、並投入新的炒作標的—─商品市場。上周從鋼筋、熱軋鋼、棉花到聚氯乙烯等各種商品期貨,價格普遍上漲,迫使上海、大連及深圳等期貨交易所提高手續費率及保證金成數以壓抑投機。 中國投資人的激情去年曾使股市從高峰摔到谷底,之後又炒作房地產、大蒜及茶葉。如今隨著原料需求出現回升信號,加上股市下跌,公司債殖利率大幅上升,熱錢因而轉戰商品期貨。 市場交投極為熱絡,成交量驚人。上海螺紋鋼期貨合約21日成交量達2.23億公噸,比中國4年的生產量還多。上海德邦證券分析師指出,中國的錢潮正脫離債市及股市,轉向商品市場,最近開戶者持續增加。 香港交銀國際控股公司專家表示,商品基本面好轉,加上融資比率高,對投資人形成「擋不住的魅力」。分析師指出,「融資雖能助漲,但也能助跌。2015年中國股市的情況便是如此」。 鋼價尤其紅火,不僅期貨大漲,現貨價格也上漲,今年來營建用螺紋鋼價已大漲57%,因營建活動增溫使鋼材突然缺貨。即使3月中國鋼材產量創新高,螺紋鋼庫存仍減少,顯示供給短缺。 為降低市場人氣,上海期貨交易所已提高交易手續費率。大連商品交易所提高鐵礦砂的保證金成數,並管制非正常交易行為,包括頻頻下單、抽單,即自買、自賣等作法。深圳商品交易所也因棉花期貨「價格波動相對較大」,要求投資者審慎進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