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常提及,我大概三歲多就坐在他們的腿上在電影院裡看電影了。我對電影是一往情深。對奧斯卡的頒獎更是不願錯過,在頒獎典禮的前幾個月就開始注意被提名的影片及演員,往往在可能範圍內去戲院把它們全都看完,頒獎那夜再比照一下評審們的眼光和我是否「英雄所見略同」。 如此樂此不疲數十年,直到女兒在大三那年轉進了洛杉磯加大的電影電視製作系。她本來打算念英文再念法律系的,這在做父母的心中是比較有出路及保障的安全系,誰知她竟然敵不過心中對電影的熱情,毅然決然地轉了系。我除了大大的震驚及不以為然之外,也對自己深深反省起來,看樣子,我對電影的痴迷影響到了孩子,她還想以此為業,那可是路途迢迢啊。但轉念一想,她的勇氣及環境是我們以前所沒有的,我們不是一直鼓勵孩子要去追求他們所喜歡的事情嗎?女兒得到我們的支持非常感動,我記得她說過:「說不定有一天我可以帶妳去一直嚮往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呢。」 女兒後來專注在紀錄片的製作上,完全沒有沾上好萊塢大明星大預算的邊。她畢業後參與紐約公共電視台的一些紀錄片,倒也被提名過電視的艾美獎。不過因為種種因素,她念研究所時轉了行。我們雖然沒有去成奧斯卡,但是經過她近十年的薰陶,對奧斯卡和電影有了更多的認識。 奧斯卡獎可真是包羅萬象。個人認為,這個獎除了是要獎勵電影工作者外;還有想要教育和提醒看電影的普羅大眾,讓大家了解完成一部電影需要許多幕後及幕前的群策群力:化妝衣服首飾音樂的搭配、場景的設計、演員可以為一部電影減肥或增重數十公斤、攝影可以為一個鏡頭上山下海甚至奔跑在槍林彈雨之中、剪輯可以為一個片段的排列組合不眠不休、導演可以為一個鏡頭從黑夜等到黎明……多少的堅持與努力,在一年一度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說不定還等不到一個獎勵。電影這個行業在外人看來富有魅力,迷人又有趣;真正參與其中方知箇中的甘苦、等待與心酸。 為什麼奧斯卡獎在電影界有那麼崇高的地位呢?李安寒窗十載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就是最好的例子。那是一個最直接受到肯定、揚名立萬的國際舞台。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智利短片《熊的故事》獲得了最佳動畫短片獎,這是智利的第一個奧斯卡獎,他們領獎時的激動與興奮,和領奧運金牌沒有兩樣,多麼為國爭光呀。 作為影迷的我們,當然也很感謝有奧斯卡獎的存在。它每年激勵了一群為電影事業瘋狂的藝術工作者,無怨無悔地奮力進行著他們的夢想。不論是美麗傳奇、驚悚恐怖、懸疑刺激、搞笑胡鬧、警匪格鬥、科幻外星、災難史詩、歌舞愛情....追夢者們都可以各式各樣的詮釋把它們帶進銀幕,呈現給觀眾,讓我們這群看戲的傻子,能夠超越時空的限制,逃離現實的煩憂,在一個短暫迷幻的世界中,去經歷享受到那些人物故事,體會影像聲光帶來的感動與震撼。 (寄自加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