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世界日報系北京28日電】中資企業斥資3億6850萬歐元(約4億2000萬美元)購買希臘最大港口彼里夫斯(Piraeus)的股權後,並未停下在全球購買海港的腳步,已將觸角伸向阿爾及利亞、澳洲、加拿大、巴基斯坦等國。專家認為,北京此舉主要是為「一帶一路」戰略框架布局。 參考消息網援引外媒的報導,專家認為,北京方面欲控制海上交通要道,確保中國商品能快捷運抵西方消費者手中。不過,在這一併購版圖中暫時不見俄羅斯的身影。 彼里夫斯港距雅典不遠,北京欲打造為吞吐從亞洲輸往歐洲貨物的大型國際轉運樞紐,這個港口與中國欲在阿爾及利亞的歇爾謝爾興建並營運港口的計畫呼應。後者被視為地中海最大的海上運輸中心。 北京出手闊綽,已與阿爾及利亞政府簽署總額33億美元的協議。 報導指出,中國投資的大手筆令人印象深刻。2015年10月,澳洲宣布,中國的嵐橋集團以5億600萬澳元(約3億9000萬美元)獲得北部地區達爾文港99年的租賃權。達爾文港是澳洲北海岸的大型港口,也被稱作「通往亞洲之門」。 2007年,中資企業投資近2.5億美元,在巴基斯坦建成了瓜達爾港。 報導引述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大舉購買港口屬於「一帶一路」計畫一環,主要在加強與東南亞、中東、非洲及歐盟國家的經濟合作,優化貿易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