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世界日報系台北報導】假設中華民國是家公司,從昨天公布的最新財務報表分析,這家公司的營運狀況如何?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公布2014年的國富統計,主計總處調查管理科科長張一穗表示,近幾年國富統計皆為成長,平均成長幅度為5%至8%。2014年底國富毛額為台幣232.33兆元(約7.1兆美元),較上年底增加8.02%。國富統計為一個國家全體國民,於該年底擁有全部財貨的當期總值。 從近五年資料觀察,非生產性資產毛額(包括土地及其他資產)及金融性資產淨額的占比,逐年遞增;生產性資產毛額(包括房屋及營建工程、運輸工具、機械設備、智慧財產等)占比,從2010年底的48.18%,逐年降至2014年底的40.84%,面臨四成保衛戰。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法律服務副營運長許祺昌分析,金融性資產的流動性高,當資產結構全是金融性,顯示將資產壓在資本市場,優點是變現彈性好,但風險也高。 如果資產結構多是生產性,代表生產能力較優。許祺昌說,假設台積電的投資增加,代表對未來景氣看好,創富的價值能力相對增高。不僅代表本業的永續,也因生財資產逐年增加,可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假設中華民國是家公司,生產性資產占比面臨四成保衛戰,代表國家的實體經濟危機愈來愈大。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國源即說,生產性資產毛額的占比減少,「多少跟投資不振有關係,營收創造必須靠淨投資的累積。」 非生產性資產的成長,以土地公告現值增加最多,許祺昌提醒,須留意是否會像日本發生不動產泡沫化的現象。 台灣產業側重在電子代工,許祺昌表示,例如蘋果,在智慧型手機的市占約兩成,卻擁有市場的九成以上利潤;但代工業很難走到這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