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世界日報系綜合28日電】日本外相岸田文雄28日表示,馬英九總統認為沖之鳥礁是岩礁,是「台灣的片面主張」,岸田還說聯合國海洋公約已確立沖之鳥是「島」。岸田這番說法,顯然和事實不符。 在日媒的報導中,岸田並未說明聯合國海洋公約如何及何時確立沖之鳥礁是「島」。根據該公約,島嶼的要件之一是可維持人類居住或本身經濟活動,沖之鳥礁原本露出海面的部分不足10平方公尺,即使日本想盡辦法以混凝土加固擴充其面積,其現狀也如同馬英九總統所說,「不能住人,實際上沒有住人,不可能有淡水,不可能供人生活」,顯然不符合聯合國海洋公約規定的島嶼要件。 日本曾在2008年向聯合國大陸架界線委員會(CLCS)提案,宣稱沖之鳥礁是島嶼,藉此主張200浬經濟海域和附近海域數十萬平方公里的大陸架。中國大陸和南韓隨即向CLCS提出照會,指出沖之鳥礁根本不是島,日本此舉違反國際法。 CLCS經過四年審議,在2012年決議,在中韓等國陳述的問題解決之前,CLCS無法對日本提案中涉及沖之鳥的部分做出決定。換句話說,CLCS無法認定沖之鳥是個「島」,因此實質上駁回日本對沖之鳥周遭經濟海域和大陸架的主張。 不過,CLCS在決議中,認為日本可以主張位在沖之鳥北方與日本本土中間較無爭議的一塊「四國海盆地區」。日本因此大肆宣揚,宣稱CLCS認可沖之鳥礁的島嶼地位,大陸當局當時曾痛罵日本「編造謊言、混淆視聽」。 外國學者也多半認為,沖之鳥根本不是島。「華爾街日報」報導這個爭議時,曾引述美國夏威夷大學海洋法專家范戴克(Jon Van Dyke)的說法:「你就是無法提出合理的說法認定沖之鳥能主張200浬經濟海域。」 「華爾街日報」說,專家認為,日本對沖之鳥的主張,和英國Rockall岩礁案例很像。當年英國宣稱這個位於大西洋的無人岩礁是個島,想藉此主張經濟海域,後來周邊國家反對,英國因此在1990年代放棄了這項主張。 |
【中國新聞組/北京2日電】中新網報導,2024年12月31日晚,廣西合山國家礦山公園東礦[详细]
【台灣新聞組╱台北報導】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等4人涉京華城等案本月27日被起訴後交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