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世界日報系台北報導】央行降息與放寬選擇性信用管制帶動房市買氣回穩,4大品牌房仲旗下門市交易量,4月普遍較3月成長1成左右,其中又以政策管制重災區的北部地區,買氣回溫最為明顯。業者預期,在政策打房鬆手後,交易量可望穩定回升。 各大房仲業者門市交易量今年以來逐月增加,4月明顯好轉,信義房屋月增7%、永慶房產集團月增22%、台灣房屋月增8%、住商不動產月增2%,不過整體來說,交易量仍較去年同期短少約1成左右。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央行解禁選擇性管制措施後,看屋的人潮變多,心態轉趨積極更願意出價,但買方心態仍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希望成交價格可以低於或接近實價行情,但是缺乏追價熱情,反應在交易量上就出現有微熱反應,沒有激情演出。 打房重災區大台北在回溫的跡象特別明顯,如台北市月增約15至20%、桃園月增約20至30%。業者表示,主要還是過去台中與南部受到選擇性管制措施的影響有限,加上房價修正幅度不若北部顯著,市場交易並未受到政策鬆綁太多激勵。 住商機構副總經理劉明哲指出,目前市場以自用客戶為主,對於房市結構性修正後的降價幅度有所期待,因此近來房價明顯下修的區域交易量表現較佳,而桃園市房價相較於雙北較低,又有即將通車的機場捷運,近幾個月買氣持續上揚。 永慶房產集團業管部協理林泰隆表示,央行全面解除信用管制,等於打房告一段落,讓房市回歸市場機制,新政府將於520上台,預期房市政策將不會是首要議題,在沒有政策影響之下,只要買賣雙方價格認知持續拉近,交易量就有放大的機會。 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表示,4月是第2季房市的觀察指標,桃竹和中部市場的房價修正已達自住族群「購屋甜蜜點」,第2季的量能可望回穩;不過雙北市打房至今房價普遍已下修1成,但整體價格仍高於自用族群的期待,價格仍面臨市場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