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世界日報系綜合報導】中央日前發布「機器人產業發展十三五規畫」,但36個城市早已將機器人產業作為當地重點發展項目,並祭出稅收減免、信貸、技術等優惠政策鼓勵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部分地方政府承諾的各類補貼,甚至達到人民幣1000萬元。 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日前聯合發布「機器人產業發展十三五規畫」,定出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10萬台,服務機器人年銷售收入達人民幣300億元的目標。 經濟觀察報指出,為了鼓勵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各地政府也都給出補貼。以深圳為例,自2014年起至2020年,深圳市財政每年將安排人民幣5億元,連續7年補助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慧裝備產業。 報導稱,中部某市則提出,將按機器人產品售價10%給予生產企業和應用企業補貼。對企業生產所需關鍵零部件最高補貼額不超過人民幣50萬元,成套設備最高補貼額不超過人民幣400萬元。 天津武清機器人產業園對園區內的機器人以及智慧製造、科技類企業,不僅提供當地制定的「關於進一步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扶持辦法」的各類優惠政策,例如免費幾年的廠房租金,按銷售額規模提供稅收減免,還有信貸、技術以及新產品、上市等支援,加起來單一一家企業可享受的補貼將高達人民幣1000萬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