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們稱作朋友多少有些抬舉我自己,他們是長輩,他們都是在泰華社會叱咤風云的人士,他們個個通過自己畢生的奮斗,創造了了不起的事業,而我不過一個普通僑務工作者,只是因為工作關系,我們認識,他們也把我當晚輩而不是官員那樣關心和愛護,而讓我從心底敬重他們,懷念他們。 一 記得那是我剛到泰國工作的第一天,我由前任參贊帶着去泰國華文民校協會,前任是去辭行,我是去拜會。下了車,見到一位戴着寬邊眼鏡的溫爾文雅的老先生,有人給我介紹是蔡禮任副主席。老先生握住我的手,親切地問我以前來過秦國嗎,會習慣這裡生活嗎,同時又十分肯定地說,你一定會喜歡上泰國的。說話當兒,電梯到了,老先生自然地把握手換成牽手,像牽着一個他熟悉的晚輩,一直到九樓的迎送會會場。剛到泰國,就得到這麼溫暖的對待,讓我有種賓至如歸的親切感。 蔡禮任先生時任泰國中華總商會副主席,秦國潮州會館副主席。曾擔任過泰國著名的僑團如泰國華人進出口商會理事長,泰國華文民校協會主席,同時還擔任許多慈善團體的領導職務。他是泰國皮革業巨擘,為寶馬、奔馳等世界著名的汽車廠商提供汽車皮飾產品,在台灣、香港等地都有控股公司,生意做的非常成功。由于蔡先生在多個重要僑團擔任職務,我經常有機會與老先生交流,從中得知他不平凡的旅泰生涯。 蔡先生的老家在廣東潮州丰順縣農村,從小幫父母做農活,種稻子種菜。七歲剛剛上學,遇上日寇南侵,輟學回家。當時潮州三年干旱,赤地千里。他父親和大多數潮州人一樣,下南洋討生活。蔡先生作為家中長子,幫媽媽一起支撐着一家五六口人的艱苦生活。好不容易捱到日本鬼子投降,十五歲那年隨母親從汕頭乘船到泰國尋找父親。在海上顛簸了6天,從越南西貢上岸,再長途跋涉走到曼谷,歷時一個多月。到曼谷後,少年蔡禮任先後到制衣廠、皮革廠打工。有一次在潮州會館參加活動,蔡先生說到他初到泰國時的打工生活,他伸出手給我看,說那時在制革廠當學徒,天天清洗牛皮,要用手剝、磨生牛皮,手都磨破了,雙手發炎、潰爛,又痛又癢,晚上睡覺前必須把破麻袋片點燃,將雙手放在上面烘潰爛的傷口。第二天起來,盡管雙手紅腫,照樣得干活。蔡先生說,那是他一生中最辛苦的日子。雖然辛苦,但蔡先生不怨天尤人,一邊打工,一邊還要擠時間讀夜校,學泰文和會計學。經過十多年的努力,自己有些積蓄後,蔡先生與几位朋友合資創辦錦和興皮革公司。公司初創時期,朋友們齊心合力,生意越做越紅火。不料正當公司業務迅速發展的時候,一位嗜賭的股東俞俞把公司流動現金抽走潛逃,其他几位股東心灰意冷,公司財政陷入危機,面臨破產。蔡先生個人誠信擔保,在夫人的支持下,籌錢買下全部股份。經過苦心經營,化解了危機,公司業務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錦和興制革廠由小到大,產品由單一的牛皮加工發展到系列產品,工廠也變成有限公司,股份公司,到後來成為在泰國皮業第一家進入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後,蔡先生先是在香港設立自己的控股公司,然後大規模進入內地發展,先後投資創辦西安華聯制皮工業有限公司,廣東新會和江門華聯制皮工業有限公司。年營業額達8億元人民幣。說到國內投資,特別是在西安設廠,蔡先生常說是碰到好的合作伙伴,投資第二年就開始贏利。因為工作關系,我看過多少海外僑商來華投資絞羽而歸,我說,好的合作伙伴是雙方的,正因為有您這麼一位對祖籍國有感情,經歷艱苦創業,處處事事為他人着想的好合作者,才有可能合作順利。 蔡先生雖然已八十高齡,經常下場打高爾夫球,對我這個初學者還擔起教練,糾正我的動作。有一次他還從手機裡翻出一張年輕時打球的記分卡照片,說他當時最好的成績都接近八十杆。老人家與我這個晚輩分享他人生的快樂時光,也同我說起過他兒子在美國紐約意外被槍擊身亡的失子之痛。說起這些事,蔡先生一臉平靜,讓我深深感覺到一個飽經歲月滄桑老人的那份豁達與從容。2014年5月,我去美國探親,回泰國得到一個令我震驚的噩耗,蔡先生因心臟病突發仙逝。因我回來晚了,連蔡先生的葬禮也沒趕上。我匆匆趕到蔡府,肅立在蔡先生的遺像前,心中充滿着痛惜和哀傷。 二 鄭有英先生是泰國著名華人企業家,泰國"中央洋行"集團總裁,祖籍海南。他可以說是銜着金鑰匙出生的公子哥。其父鄭心平先生經過多年艱苦創業,在泰國創辦了"中央洋行",為"鄭氏家族"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父親鄭心平和兄長鄭有華先後去世後,"鄭氏家族"的主要產業"中央洋行"就由鄭有英掌舵,"中央洋行"逐漸發展壯大為多元化、現代化的超級華人家族企業集團,成為東南亞最大的華人商業集團之一,2012年,鄭有英家族被福布斯評為泰國30位富豪的第二位,資產達百億美元。 跟蔡禮任先生不同,我與鄭有英先生沒有什麼私交,主要是因為工作關系有接觸。與其他社團一樣,海南會館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也存在大家意見不統一,分幫分派的問題,只是矛盾似乎更為嚴重一些。因為理事長職位之爭已公開化,甚至鬧上法庭。我到泰國工作後不久,海南會館即將進行新一屆理事會的選舉,我抱着中國人固有的“家丑不可外揚”的觀念,盡力多做溝通工作,力爭有問題大家坐下來談,存小異求大同。而要做到這點,就得做僑界大佬的工作,請他們出面。在海南籍僑領中,鄭有英先生無疑有着一言九鼎的作用。我去拜訪鄭先生,講搆建“和諧僑社”的想法,得到鄭先生的贊同。有鄭先生帶頭,海南籍五位老前輩齊出面做工作,使這屆海南會館理事長選舉十分順利,體現了在泰海南鄉親大團結的和諧局面。 1990年,中國總理李鵬訪問泰國時,曾專程去鄭氏家族的“中央洋行”集團參觀,此後,中央洋行開始赴中國投資,先後在沈陽、杭州和成都等地投資開設中國版的“中央洋行”。由于“水土不服”,經營中遇到不少問題,虧損嚴重。鄭先生跟我談起過這方面問題,笑稱反正肉爛在鍋裡。所有的投資者都是為了贏利而不是為了虧損,我聽得出作為一個在泰國把家族企業經營得風生水起的成功僑領話中的無奈。我想國家派我來泰國就是為僑服務來的,我也熟諳國內解決此類問題的辦法,我建議鄭先生組織一個鄭氏家族訪問團,由我負責安排國內的活動,主要是由相關領導會見座談,鄭先生很高興地答應了。我也很快落實了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