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新聞組/綜合報導 行動支付發展至今,已從單純技術走向消費者市場,從應用型態來看可以分為兩大模式,比的是誰的操作流程簡單好上手、誰的生態圈陣營夠龐大,才能在一片紅海中殺出生路。 根據台灣資策會MIC的定義,行動支付是指用戶以智慧型手機為載具,於付款當下透過特定傳輸技術或裝置,使用非現金的金融工具並搭配認證步驟,和實體商店完成交易的支付方式。 行動支付可分為兩大應用模式,第一種是實體信用卡虛擬化,第二種是儲值帳戶。就第一種行動支付模式而言,把實體信用卡虛擬化成為手機信用卡,必須綁定銀行帳戶或信用卡才能使用,實際範例包括Apple Pay、Samsung Pay、Android Pay等。 第二種模式可選擇「不」綁定信用卡,在網路平台開通儲值帳戶即可使用,實際範例包括LINE Pay、微信支付、支付寶等。 不過,到底哪種行動支付比較好用?重點在於「速度」,也就是越簡單的操作流程,越能吸引使用者。 以行動生活平台LINE推出的LINE Pay為例,付款步驟包括「選擇LINE Pay功能」、「輸入LINE Pay專屬密碼」、「確認商品購買」。相較之下,蘋果推出的Apple Pay只需要把手指放在iPhone的Home鍵掃描、靠近終端機感應,就完成付款,流程相對簡化許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