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愛莎公主從夢中醒來,夢中景象還清晰地印在腦海中。她的國家正發生了鉅變。她的幼弟,博拉邦公國(Brabant,今屬比利時)的統治者,不久前突然神祕失蹤。國中最有權勢的貴族特拉蒙聽信了妻子歐楚的讒言,懷疑愛莎為奪位謀害了弟弟。歐楚原是信仰異教的弗里西亞國(Frisia)的公主,是個女巫。正好當時德國的共主亨利一世(861-936)來訪,目的是為了團結各個公國組成聯軍,抵抗外侵的匈牙利軍。 亨利王召見愛莎,特拉蒙卻已提前告下御狀。因為兩造都沒有證人,國王只能用中世紀當時通行的方法——雙方決鬥,由上帝以戰鬥的結果來判決孰是孰非。柔弱女性的愛莎自然無法戰鬥,必須有騎士志願代表她出戰。愛莎告訴國王,她夢中見到一位應她的祈禱而出現的騎士,此人將證明她的無辜。國王下令吹起號角向四方召喚志願代戰的騎士,但是號角吹響了兩遍卻無人上陣,因為國中的騎士都害怕武藝高強的特拉蒙,不敢挺身相助。 愛莎正絕望時,突然群眾驚呼「看啊!有隻天鵝用金鍊子拉著一支小船!多奇妙的景象!」果然,一隻潔白優雅的天鵝拉著一條貝殼式樣的小船,自湖中慢慢駛來,上面站著一位全副武裝的騎士,他的盔甲耀眼得令人不敢直視。船靠岸後,步下一位青年,年輕英俊,氣宇軒昂,風度高雅,頭盔和盾牌上都鑴刻有天鵝標記,正是愛莎夢中所見之人。蜂湧到岸邊的群眾被這個神奇的景象震懾,紛紛往兩側退讓出路來。這位陌生騎士亦為愛莎出眾的美貌和高貴脫俗的氣質而傾倒。他向王施禮後,隨即轉向愛莎請准許代表她決鬥,但他有一個要求:愛莎不可詢問他的來歷和姓名。愛莎答應了。騎士不費吹灰之力就擊敗了特拉蒙,但是饒了他的性命。 國王根據決鬥的結果判定特拉蒙誣告有罪,褫奪了他的爵位並放逐出庭。妻子歐楚安慰他,說她有辦法毀掉天鵝騎士和愛莎,並慫恿他去控告這位陌生騎士用巫術贏得戰鬥,因為他不敢透露自己的姓名來歷就是明證。然後歐楚自己去見愛莎,假作悔罪哀求寬恕。純潔心慈的愛莎不但原諒了她,還答應次日在婚禮時向王求情也赦免特拉蒙。歐楚於是鼓其如簧之舌勸愛莎問清天鵝騎士的底細,她說天鵝騎士能突然出現,也可能有朝一日突然棄她而去。愛莎雖然表面未為所動,但在心裡卻播下了懷疑的種子。 次日進行愛莎公主大婚儀式。歐楚先攔住愛莎,警告說新郎不敢表明來歷,八成是因為來路不正,他超凡的武功必然是憑藉魔法而來。隨後特拉蒙再向亨利王控告天鵝騎士必是邪魔外道行使巫術,否則他犯不著隱瞞身分。天鵝騎士回答,只有愛莎能詢問他的姓名和出身。婚禮順利舉行後,新人回到宮中,愛莎終於按捺不住疑心,違背了諾言,提出了新郎禁止她問的問題。此時特拉蒙帶著手下的武士闖入新房行刺,卻被天鵝騎士一劍殺死。天鵝騎士於是告訴新婚妻子,他將當衆披露自己的身世。 在國王和朝臣面前,天鵝騎士終於宣告他的來歷。他名叫「羅恩格林」,乃是聖杯騎士之王帕西法之子。他回應愛莎的祈禱前來捍衛她的清白,對她一見鍾情。但是聖杯騎士的規定不允許他們透露姓名來歷,一旦身分暴露就必須離開,永不回返。他依依不捨地向痛苦悔恨的愛莎告別,此時接引羅恩格林的天鵝已拉著小船出現。一旁的歐楚突然露出勝利的獰笑,得意地說這隻天鵝其實是失蹤的少年公爵,是她自己施巫術的傑作。但是邪不勝正,羅恩格林低頭祈禱後,天鵝神奇地消失了,站在眾人眼前的正是愛莎的幼弟,博拉邦的統治者。羅恩格林牽著男孩的手遞給愛莎,然後踏上小船,這時天空出現了一隻白鴿,引導著小船漸漸在氤氳的寒煙翠波中消失。 這個故事來源很古。最早是在艾堔巴赫(Eschenbach)的敘事詩《帕西法》(約1210)中簡略提及,以後經由幾位不知名詩人屢加擴展。華格納在1845年讀到的版本,大概是十五世紀傳下來的,當時他因《漂泊的荷蘭人》與《唐懷瑟》已經是小有名氣的作曲家。對德國傳奇情有獨鍾的華格納再接再厲迅速完成了《羅恩格林》(Lohengrin)的劇本,並譜寫了音樂。1850年在威瑪首演,指揮是大名鼎鼎的李斯特,可惜華格納本人卻不克親臨現場,因為他已經逃亡到瑞士。華氏支持左派革命黨,被當局下令拘捕,十一年後他終於得到赦免准許回國,才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演出。 這是華格納中期作品中最後一部,一般的音樂迷對其序曲(華氏稱之為「前奏曲」)都相當熟悉。代表聖杯的主題一開始就出現,神聖、輕清而靈妙,小提琴溢出的音樂像微微閃爍出金光的輕紗,精緻美麗,籠罩全場。音樂開始如耳邊低語似地微弱,然後逐漸增強,終於到達高潮,之後再慢慢減弱,回到開始時薄霧般的輕靈而終止。全劇的音樂有時也有華氏其他歌劇的深沉和大氣,雖然比較少出現具有強大震撼力的雄偉交響樂曲,卻因精緻微妙而抒情動人。劇中的結婚進行曲是全世界無人不知的旋律,二十世紀所有西式婚禮中都用為新娘入場音樂。有趣的是,這支最常用的婚禮曲子是來自一個婚姻最短的歌劇。 歌劇雖名為《羅恩格林》,其實真正的主角是愛莎。羅恩格林是個半聖半仙的英雄人物,高貴、正義、勇敢、俊美,結果是太完美反而變得無趣,而愛莎的內心衝突和變化才是故事的關鍵。全劇最引人深思的是為什麽愛莎要問那個被禁問的問題。有人認為這應歸之於女性的好奇心,並提出希臘神話中的絲蜜莉和賽姬為例。絲蜜莉是凡人,是酒神之母。她要求情人大神宙斯以他的真面目出現,但宙斯一旦顯現,凡人的絲蜜莉無法承受,立即玉殞香銷。賽姬亦是凡人,愛神丘比特愛上了她,夜夜與她相會,卻不示以真面目。她聽信姊姊讒言,夜半持燈偷窺愛人,不料燈油滴落到愛神身上,驚醒了他。他一怒棄她而去。她後來歷盡艱辛,終於和丘比特成為夫妻。筆者卻以為愛莎的反應是任何一位正常的妻子都會有的。世上有哪個女人能接受一個不知姓名和身世的男人為自己的終身伴侶呢?歐楚惡意的讒言其實有幾分道理,誰能保證這位如魔法般出現的男人不會如魔法般地消失?也許這是西洋版的人神戀故事,不論七仙女和凡人的婚姻多美滿,仙人最後終究是要回到天庭的。 巴伐利亞的年輕國王路德維希二世(Ludwig II, 1845-1886)在十五歲時第一次觀賞《羅恩格林》,從此迷上了華格納。他十八歲即位後(1864)立刻邀請華格納到他的國家,供應他生活費用,又為他建造了專用歌劇院,即現在聞名世界的華格納歌劇聖殿「拜羅伊特」(Bayreuth)。路德維希斥巨資建的「新天鵝堡」(Neuschwanstein)內部壁畫布滿了以華格納歌劇為題材的故事和人物。到此一遊的旅客大概都會注意到,客廳的壁畫即呈現羅恩格林乘天鵝船靠岸的情節。路德維希是個好做夢的人,好在巴伐利亞是君主立憲,也用不著他插手國家大事,可以任他把全副精力放在音樂、藝術、戲劇、歌劇和建築城堡上,難怪人們背後稱他「天鵝國王」或「童話國王」。問題是,建築這些城堡花費過鉅。最初他用皇家的私人經費,後來不得不舉債。最終因債台高築,執政的大臣們決定逼他退位,並宣告他精神失常。(大臣們的眼光太短淺:現在僅一年的觀光收入已是建堡支出的兩倍有餘。)1886年6月12日路德維希被捕,軟禁在博格城堡。次日傍晚,路德維希和他的精神科醫生到堡旁的湖邊散步,一去不返。當晚警方在湖中找到兩個人的屍體。他的死因離奇,至今原因不明。 路德維希在他的童話城堡中建了一個山洞和小湖,湖中有個如天鵝騎士乘坐的貝殼形小船,他住在城堡時會坐在船中悠然划行,想像自己是天鵝騎士。他的一生如《羅恩格林》般像一場夢,最後也如他一直嚮往的天鵝騎士,神祕地消失在蒼茫的湖水中。 (寄自伊利諾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