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綜合報導】英國脫離歐盟後,若倫敦進入歐盟單一市場的通路被切斷,其全球匯市交易重鎮的金融中心地位將受威脅,當地金融業者可能大舉遷往法蘭克福等歐洲重要金融樞紐,許多店頭衍生商品交易也可能轉移陣地。 英國金融服務業年產值1800億英鎊(2550億美元),約占英國經濟產值12%,繳納660億英鎊的稅。倫敦金融城在外匯交易(占全球總額41%)和店頭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占49%)無疑是全球領導者。 然而,對於在倫敦金融城營運的企業而言,英國退出歐盟後,可能升高政治不確定性,並加快倫敦這個金融中心影響力式微與市占率下滑的趨勢。 另一方面,依據現制,企業向英國當局申請「通行證」獲准,即可在歐洲經濟區(EEA)任一國自由經商,對摩根大通、瑞士信貸或野村控股等非歐系銀行深具吸引力,在倫敦設據點即可接觸當地的5億名消費者。 但英國脫歐後,要保住通行權就須重新談判。若喪失權利,可能導致對歐盟金融服務出口值減半。法蘭克福、巴黎和都柏林可能受惠。 倫敦金融城有幾個選擇,若比照挪威模式,英國脫離歐盟但仍留在EEA。若徹底脫離,英國失去對歐盟立法的影響力,也失去在EEA的通行權。第3種情況是,英國設法保有通行權,但在移民等非金融議題上有自主權。可能有附帶條件,例如英國須確定金融法規與歐盟國家相符,也可能意味接受歐盟公民自由移動。 英國脫歐後,若進入單一市場的通路被切斷,倫敦金融城的全球匯市主導地位將受考驗,銀行可能覺得沒道理把歐元交易部門設在歐盟境外,許多店頭衍生商品交易也可能轉移陣地。一些美商銀行已考慮遷出。這對於在歐洲各地設有辦公室的大公司挑戰較小,但對其他公司來說可能所費不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