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綜合報導】受「英脫」效應衝擊,壞帳沉重的義大利銀行業正面臨一場「完美風暴」,危機甚至已延燒至整個歐洲,境內銀行體系面臨系統性風險,瀕臨崩潰的跡象隨處可見。 從德銀、瑞士信貸等股價迭創新低,到義大利第3大的西雅那銀行違約風險飆升,歐洲銀行業的岌岌可危。 法國興業銀行董事長兼前歐洲央行(ECB)理事斯馬吉指出,歐洲銀行體系面臨「系統性危機」,政府必須接受動用納稅人的錢為銀行紓困、做為防止危機的的最終手段。 義大利銀行業共背負3600億歐元(3890億美元)的壞帳,愈來愈多義大利大型金融機構面臨增資壓力,而該國紓困基金遠不足以因應英國脫歐帶來的動盪。義國政府正與歐盟主管機關協商,尋求獲歐盟同意紓困。 市場不確定性與日俱增,導致義大利銀行業債券與股價大幅下殺,在全球負利率環境下,背負高額壞帳的銀行業者承受巨大壓力,英國脫歐更讓情勢每況愈下。信評機構惠譽發布報告指出,「英脫」後的市場波動對義大利銀行業影響特別大,因為該國銀行業體質在歐洲國家中屬於最脆弱的一群。 消息人士指出,若定期壓力測試結果顯示西雅那銀行資金缺口過大,當局可能援引歐盟銀行破產法規第32條規定,暫時對該銀行提供紓困。 斯馬吉直言,義大利與德國都有太多不具獲利能力的銀行,有必要進一步推動合併。義大利必須加把勁處理壞帳問題,總理倫齊勢必得採取一些在政治上不受歡迎的手段,例如削減成本與裁員等等。斯馬吉說:「我們需要歐洲級的解決方案,目前我們只有個別國家的解決方案,有必要研擬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