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德州達拉斯市7日晚反警察示威,維持秩序警察遭槍手以狙擊手法攻擊,造成五死七傷,是2001年九一一事件後最嚴重的警察殉職案。血案發生在路易斯安納州和明尼蘇達州兩天連續兩樁警察殺死黑人後,殺警明顯屬仇恨警察的報復舉動。落網槍手明言特別想殺白人警察,而凶案後,少數黑人維權組織揚言殺更多警察,態度囂張,顯示黑白衝突和槍枝氾濫結合,警察執法偏差成炸藥引信,「美國之癌」病重,難有救藥。 每隔一段時間,美國就發生濫殺和族裔衝突。它常以警察執法殺死非裔開始,然後非裔和反對警察濫用暴力者走上街頭示威;不然就是非裔濫施報復,槍殺警察洩恨。2014年12月,紐約市華裔警察劉文健和同僚拉莫斯,就在這種情境下無辜遭殺害。那不是第一件,達拉斯12位警察死傷肯定也不是最後一件。種族問題複雜、槍枝取得太容易,類似案件還會繼續發生。 這種沉痛而無力的推斷,事後全國降半旗致哀或燭光示威,都難以改變。即使出現奇蹟,全民同意嚴格限管槍枝,恐怕也為時已晚,因為3億多支槍流落民間各角落,又牽涉憲法擁槍權爭辯,不可能收購和管理好槍枝,問題已積重難返,成為美國之癌,是不治之症。 這個病症簡單說,就是「黑白問題」和「槍枝氾濫」併發症,使美國本土淪為殺戮戰場。黑白問題是美國蓄奴留下的歷史共業,須一代代尋求化解,而不是因濫殺頻傳,使族裔對立更嚴重;擁槍權也是歷史承襲下來,導致警察執法過程生命威脅大增。但執法要「色盲」不出現黑白差別待遇不易,非裔社區犯罪率偏高、對警察充滿懷疑敵視,都是問題的根源。 如今美國有兩股威脅,一是潛伏內部的激進穆斯林恐怖分子,隨時再發生大規模濫殺;去年12月加州、今年6月佛州兩件獨狼式恐襲,分別造成14死、22傷和49死、53傷。另一威脅來自內部精神變態者或仇恨犯罪者。從1999年科羅拉多州哥倫邦高中大屠殺14死、2007年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濫殺34死、2012年科羅拉多戲院濫殺12死、2012年康州珊迪虎克小學26死,去年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教堂白人至上主義分子槍殺9名非裔,加上7日達拉斯狙殺警察案。從統計上看,美國槍擊案每年平均2萬多起,3.2萬人死於槍下,平均每天60多件,每天80多人死於槍下,「自己人」顯然比恐怖分子還可怕,槍枝則是幫凶。 反諷而具警示意味的,警察大規模死傷發生在「牛仔」風著稱的德州,是全美槍枝管制最鬆弛的州。早在1995年即通過法案,允許任何有持槍執照的人隨身攜帶有槍套的槍枝,後來多個州跟進。他們認為讓百姓帶槍出門,可有效嚇阻犯罪。今年元旦起,德州為宣示對全美嚴格槍管的輿論反彈,法律准許州民上班、購物、上餐館等都公開佩掛置放槍套中的手槍。槍枝文化最發達的州,如今嘗到太愛槍也有苦果。 反觀路易斯安納州和明尼蘇達州,兩天兩樁警察殺死黑人,案發過程都太離譜,若說警察對非裔沒有偏見,很難讓人信服,終致觸發全美示威反警察暴力。今年上半年全美已有491人被警察開槍殺害,超過去年同期的465人,其中有多少非裔,如果公布,恐怕又要引發嚴重族裔衝突。而去年迄今,密蘇里州佛格森市、紐約等地接連發生警察開槍殺人,被殺者清一色是非裔,很難讓人相信只是巧合。歐巴馬形容案件令人不安,含蓄道出白人警察歧視風氣熾盛的現實。 依現場錄影,路州非裔死者是和警察肢體衝突,兩人都躺地上後,警察才拔槍朝死者連開四槍;明州案死者則是警察查車輛後尾燈不亮,駕駛手伸向後口袋掏駕照時,疑似警察誤認要拔槍而連射四、五發子彈。兩名非裔死者身上都帶槍,但並未拔槍相向,似證明警察用武過當,嚴重侵犯人權。就像明州州長戴頓說的,「如果駕車者是白人或乘客是白人,會發生這種事嗎?」這是何等痛心疾首的陳述批判。 警察維護公眾安全,理應受到社會普遍支持。但如今因部分警察執法偏差、濫用武力,連累整個群體。少數非裔仇恨警察,揚言殺更多警察,必須嚴懲法辦,否則暴戾復仇情緒必然導致更多不信任和殺戮,使警民關係陷入惡性循環。 如今美國在槍枝氾濫、族裔仇恨、警民衝突等環環相扣形成的死結絞殺下,歐巴馬已無能為力。未來新總統任務之一,須像過去解放黑奴、推動平權等社會運動一樣,教育大眾,一一解開這些死結,否則美國不需外來恐襲敵人,種族仇恨就會讓美國陷入萬劫不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