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龍門訊】《東江時報》報導,龍門縣平陵鎮竹龍村牛尾村民小組那片清乾隆荔枝林成熟了,網上訂戶最遠的是新疆的。近日,環保公益組織「iTREE愛樹」幫助村民銷售荔枝,為村民增加收入。 本月中旬,龍門平陵牛尾村「牛尾半島」的清代乾隆荔枝林過百畝、300多棵荔枝成熟,引人垂涎欲滴。「經《東江時報》報導,連續多天,村民們的親戚朋友特地過來品嚐荔枝。」 牛尾村民小組小組長張海明介紹,報紙加上微信的傳播力很大,每天都有人特地過來摘荔枝,他們勸告村民,不要讓這片荔枝林丟荒了,一定要打理起來。 「近20年,我們都沒有打理過荔枝林,讓其自生自滅。」張海明說,沒有想到今年火了起來,這使得荔枝林的40多戶林主,決定要採摘荔枝和賣果。 對這片罕見的古荔枝林,由一批年輕人組成的民間團體環保公益組織「iTREE愛樹」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自稱為「嶺南古荔林保育計畫」發起人的年輕女孩練詠培介紹,為了保育樹木,也為了保證可持續的產出,他們為古樹做了健康檢查,施有機肥料優化土壤,還定期組織村民進行除蟲。同時,他們還幫助村民對接了政府和林業部門,對古樹進行完備的登記管理和保育支持,為村子規劃古樹公園。此外,他們還為古荔枝航拍、製作視頻、寫文案, 網上發起眾酬幫村民賣荔枝。 一大早,村民拿來梯子、攀爬上樹摘荔枝,近20年來消失的採摘場景,重現牛尾村。練詠培等人則請來快遞車輛,按照此前網上眾籌的訂單,現場打包和發貨,將新鮮採摘的荔枝第一時間發送。練詠培說:「網上的訂戶很多,最遠的訂戶有新疆的。」 經過兩天的採摘,牛尾村這片荔枝林的荔枝已經下果七八成,對那些在超十米高樹冠掛果的荔枝,村民束手無策,只能讓其自生自滅。「今年下果有數千斤,具體數量還沒有統計,雖然批發價只是3元一斤,但久違的豐收感覺回來了。」張海明說,「iTREE愛樹」團體將快遞車輛請到荔枝林下,這給村民很大啟發。村民表示,明年豐收時,要好好策劃一下如何賣荔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