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摘自天下雜誌602期 第52屆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獎由《山河故人》賈樟柯獲得。(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導演變商人 不忘以義取利 ----------------------------- 高速成長的中國電影市場,像一個鍋蓋不斷發出聲響的悶鍋,牽動兩岸三地甚至是好萊塢的神經。鍋裡的熱錢和熱戰讓人興奮也讓人焦慮,不知道鍋蓋一掀,最終是盤好料,還是一團燒爛的菜? 而曾拍出《天注定》、《山河故人》等片、中國最富盛名的獨立電影導演賈樟柯,決定對這個現狀出手。 他在去年成立「暖流文化」,開發商業電影、同時在上海大學開辦電影學校,培育產業人才。今年5月,他入股新媒體「以上傳媒」,像是科技公司舉辦新品發表會般,以聯合創辦人的身分做公開演講,除了技術研發與影視製作,也致力打造網上短片平台「柯首映」。「財新網」指出,以上傳媒市場估值已達5億人民幣,未來以上市為目標。 事實上,賈樟柯早在2006年就成立「西河星匯」,投資新導演作品,還在故鄉山西汾陽,創立「賈樟柯藝術中心」、山河故人主題餐廳。他擁有自己每部電影三分之一的股權,也投資過煤、酒等傳統產業。 那些曾在威尼斯電影節、坎城電影節上斬獲的獎項,獨立製片和藝文電影導演的光環,像是對他切入新領域的保證,但又像是帶著隱隱的疑問。 「最近媒體形容你是『導演變商人』,你會不開心嗎?」邊受訪邊抽雪茄的他說:「無所謂。的確在做企業,我不會有太多傳統觀念,覺得商人不好,因為我都在用錢做我覺得對電影有意思、有幫助的事,包括藝術中心、新媒體。發揮作用時,會說明一切。」賈樟柯回答完後忍不住帶了一句,「山西人經商是有意識的,我們自古有名言,就是『以義取利』。」 從創作者到創業者,賈樟柯像是變了,其實不然。 「山河故人」導演賈樟柯。(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刻畫底層人物 多部被禁演 ----------------------------- 剛滿46歲的賈樟柯,生在中國藝術電影逐漸掙脫政治宣傳框架的時代,親歷1980年代以後,經濟改革開放帶來的社會變遷。 他的電影觸碰當下,善於捕捉「被動生活在時代裡」的基層人物。《站台》掃描了1980年代的中國年輕人、《三峽好人》用煤礦工人和護士直視興建三峽大壩的巨大議題。西方觀眾喜歡從他的作品中探究中國,他的多部電影卻在中國被禁。 去年獲金馬最佳原著劇本的《山河故人》,是賈樟柯繼十年前的《三峽好人》後,另一部終能登上中國商業院線的電影。他三年前的中法合資長片《天注定》,取材自四個中國真實社會事件,刻畫社會底層的個人被現實所迫、走上暴力之路,賣出逾四十國版權,但在中國至今無法上映。 坎城國際電影節在去年頒給賈樟柯「終身成就獎」,法國導演協會形容:「賈樟柯的『大膽』作品捕捉到中國社會變遷的狀態,精準呈現其中的貪腐、暴力,以及導演對年輕一代的關懷,不只讓觀眾看見當代中國,也見到人性中的孤獨及精神旅程。」 作為國際上最著名的中國導演之一,賈樟柯卻認為,自己從未把「向世界呈現中國」當作目標。在他眼中,國家、文化只是表面的色彩,他在意的是人,因為能打動觀眾的也是人。「我們都想從電影裡看到自己,比方說,中國觀眾看波蘭、俄羅斯電影,通常不是被『獨特性』感動,而是因為從中找到和自己相通的命運和經歷。」 賈樟柯坦承,自己過去的電影語言有一種潔癖,例如有些電影不喜歡用close-up(特寫鏡頭),就一直不用。但現在想用就用,不會為了讓電影有某種風格而去破壞演員的表演,「過去有追求極端的衝動,現在沒有,最重要的是把情感準確表達出來。」 他想呈現給觀眾的,就是真實的社會。「做藝術,最重要是面對全部生活,而不是像文宣,抽離了某一部分。在真實世界中,每個人有七情六慾,事情有黑白多面。」 香港詩人廖偉棠和賈樟柯相識十多年,形容賈樟柯最不可思議之處,就是結交各行各業的朋友,胃口雜。「他非常開放,我們藝術家可能不常和背景相差極大的人來往,但他卻能結交許多文藝圈之外的朋友,例如政府官員、富豪,這些交往成了他電影的養分,」廖偉棠說。 承擔社會責任 培育新導演 ----------------------------- 廖偉棠觀察,年過40的藝術家,責任感會放大。賈向來支持獨立製作,那些像他當年從小城市出來的青年導演。「他投資很多片子,我都看了,每年香港電影節都會放映。」 賈樟柯選擇培育新導演、編劇,最看重的是創造力,背後的製作團隊、過去經歷都是其次,「如果我能走進他的世界,發現陌生感,但是很美妙,這就是我要的導演。」 近年中國電影市場,令人眼花撩亂,對於年輕導演,他認為,「能否做到堅持自我、有定力是關鍵,因為最終能改變自己的還是自己。」 資本和科技都推著電影產業前進,賈樟柯已經決定要打一場順風球。他要做全球電影短片平台,因為短片是紀實心情,最直接也最容易的表達;他也要投資商業電影,因為中國商業電影素質需要升級。而我們得以看到一位獨立電影導演的蛻變,最終都會由作品來證明一切。(中國新聞組整理) 《小檔案》賈樟柯 ----------- 出生 1970年 籍貫 中國山西汾陽 學歷 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畢業 經歷 首位獲法國坎城國際電 影節「導演雙週」單元「 終身成就獎」的華人導演 賈樟柯擅長刻畫中國社會底層人物。圖為「天注定」劇照。(取材自時光網) 代表作 --------------------- 《山河故人》(2015),獲得金馬觀眾票選最佳影片、最佳原著劇本獎 《天注定》(2013),獲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金馬獎最佳原創音樂、最佳剪輯獎 《三峽好人》(2006),獲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