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福州訊】《海峽都市報》報導,福州民間藏龍臥虎,公園裡的依伯、依姆,巷口閒坐的依哥,街邊的小年輕,往往有著讓人刮目相看的絕活兒。 「「人肉打印機」福州也有,我就是!」日前,71歲的福州市民郭寶霖說,最近武漢有一個女孩因寫的字特別工整,如同印刷出來的,被稱為「人肉打印機」。郭依伯展示了幾幅自己的書法作品,打趣說,這個女孩只能算低端「人肉打印機”,他才算是「高端機」。 郭依伯家在鼓樓區屏西小區,他將作品裝在一個精裝的厚冊子裡,裡面有《祖國,我沒有忘記》和《我的家鄉——福州》等散文。每個字都瘦長挺拔,筆劃清楚連貫,字間距與行間距都均等對稱,令人賞心悅目,乍一眼看真像是印刷出來的。 郭依伯說,他年輕時在原林業部華東林業勘察設計院工作,是名測量工人,特別喜歡硬筆書法。他當時常接觸圖紙,上面的字工整清晰,他決心練出這種「印刷體」來。與「印刷體」最接近的字體是仿宋體,為了寫出好看的「印刷體」,他以仿宋體為基礎,從1963年開始練習。當時身邊的人都覺得奇怪,印刷術都發明了,這麼幹有啥意義?郭依伯不作什麼回答,他其實是在自我挑戰耐心和毅力。 苦練三年之後,郭寶霖寫的字與印刷的字相比,已經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不細看根本看不出來是手寫的。郭依伯把自己多篇得意之作貼在一個精緻的冊子裡,珍藏至今。 郭依伯說,這些都是過去的作品,現在年紀大眼花了,很難再寫出這樣讓他滿意的字了,所以這個冊子對他來說更加珍貴。他也想對現在的年輕人說,學習、工作,都要下工夫,「功到自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