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指導老師:梁自元 創辦四十多年的大同中學,比起建校百年的一些老學堂來說,我的母校----泰北滿星疊大同中學太年輕了!也許是因為她年輕之故吧,她的創辦人具備了超人的胸懷,向孔子學做人:一,做人的法則,言而必有信,百善孝為先,知錯要悔改,匹夫不可夺志,把握好交友的度,寬容是一種境界。二,學習處世之道,聽其言還要觀其行,善變通不唯我獨尊,道不同不相為謀,和為貴善用正能量來處理關係,摯中致和是中庸的做人態度。三,是要言行之道,流言止於智者,不說大話,不貪小利,行之以忠,正人先正己。四,以黃連為哨,苦中作樂,改變環境不如改變自己。總之,用至聖先師的遺志來命名為「大同中學」,也希望我們這個千年爭紛從來沒有間斷過的人類世界能夠走向理想的「大同世界」。 「高高興興上學來,平平安安回家去。」這是大門上的一幅標語,除了警示外,還告訢大同學子們自信乃是做事業最重要、最可靠的資本,它可以幫助人們克服各種阻礙、排除各種艱難,最終抵達勝利的終點。這是母校給人的第一個見禮。每天上學或是放學,近千的同學們就從這道大門進來或是出去。在母校這道大門前後五百米的大道上,大家口裡道著「早安」或是喊著「再見」的聲音不絕於耳,這些年齡大小不同的男女學生,,雖說大家都是一樣的穿著學生制服,一樣能夠從這兩句話就聽得出來,他是那一種民族,你是那一種民族,我又是那一種民族。因為大同中學傳播的是中華文化的同時,也是一個遠離祖國的海外民族大熔爐。回顧過去,只為策勵將來,而把握現在,才能開創以後。因為滿星疊這個地區,是泰國最北疆的邊境線上區域,跨在泰、緬兩國之間,居住了十多種民族。這些山胞民族,自己不會講中國話或講得不是很標準。但是,他們的兒女必須送來中文學校就讀,大家都能看得清楚,在今天這個時代,都必須學會一些中國話,認識一些中華文化,孩子們才會有前途。 上課時,老師講也好,同學講也好,統一的語言是國語。下課了就聽到各式各樣的語言,但大家又能如同一家人,彼此友善親愛。母校的胸懷真寬廣! 尼采說:「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唯有信心與勇氣,能夠站在命運前發言。我們這些在泰北生活的人就有這個發言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