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綜合報導】里約奧運落幕,2020年奧運主辦城市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以一身象徵勝利的金色和服出席閉幕式,風光接下奧運會旗。日本號稱將打造「綠能奧運」,日本央行推估,東京奧運所帶來的整個經濟效果將達30兆日圓,但日本民間仍有聲音擔憂1964年東京奧運的經濟蕭條將再度重演。 日本的環保技術享譽國際,日本政府企圖透過東京奧運宣傳日本的綠能科技。東京都政府今年春天宣布,將把灣岸的晴海碼頭設置的選手村打造為「氫氣示範城」,主要電力將以新世代氫燃料電池供應,選手村至賽場的接送BRT巴士也都使用氫能。奧運落幕後,選手村則將轉型成住商混和區,預計開放5650戶入住。 日本企業也積極抓住商機,被譽為「日本現代主義建築最高傑作」的東京大倉飯店本館,現正封館重建,將趕在2019年完工,迎接2020年東京奧運的觀光熱潮。日本森大廈公司也宣布投資4000億日圓,在「虎之門Hills」周邊蓋3棟超高大廈,打造東京奧運的迎賓玄關。 但另一方面,東京奧運命運多舛,不但傳出行賄醜聞、成本超支爭議,前東京都知事舛添要一更捲入財政醜聞下台,小池當選東京都知事時,日媒都稱東京奧運將是她的最大考驗。因此,日本民間仍擔憂東京奧運閉幕後,日本經濟頓失動力,為因應奧運的建設舉債過多,將引發金融危機,網路上也開始流傳2020年後東京房地產將大崩盤。 1964年(昭和39年)東京奧運結束後,日本經濟成長率隨即由奧運當年度11.2%腰斬,剩下5.7%,股市崩盤,證券業面臨倒閉危機,日本政府為此首度在戰後發行國債以因應,「(昭和)40不況」至今仍讓不少東京人印象深刻。 日本央行評估奧運經濟效應時,也建議日本政府,為了在奧運結束後維持刺激力道,應透過更大膽都市再生計畫、鬆綁法規等,找出能替代建設投資下滑的新需求。學界也有類似建言,慶義大學經濟系教授土居丈朗提醒,東京奧運各項建設不能只為因應賽事,必須在賽後仍能帶動潛在經濟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