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綜合報導】里約奧運全世界共有1.1萬名選手參賽,但卸下奪牌光環和目標之後,許多選手卻發現最大困難,竟是「正常生活」,就連美國都不例外。 頂尖奧運選手褪下國手光環,風光背後鮮有人花時間關心。2度入選美國柔道代表隊的威廉斯莫瑞退休後寫到「後奧運壓力症候群」,他說,運動員沉迷於競爭、比賽刺激與關注,退休後很難抽離。 他說:「就像人們喜歡賭博和高空跳傘,喜歡那種追求當贏家的刺激,站在奧運舞台上也是,全世界都在關注著你,而且你很想贏,這就是選手生涯最真實縮影。」 威廉斯莫瑞選手時代累積的積蓄,連他的學生貸款都付不出來。即便在美國,過去研究選手生涯和退休規畫的「體育學位管理中心」,也言明奪金仍是參加奧運最大目標,甚至是改善生活的指標。 2度入選美國跳水隊的波迪亞,曾在倫敦奧運10公尺跳台項目奪金,他一度想退休,並進入美國名校普度大學,卻無法適應校園生活。 他一度酗酒嗑藥,直到重回里約奧運備戰才走回正軌,「當我脫離訓練,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想做,只能躺在床上。」威廉斯莫瑞表示,奧運等級的選手具備很高的自主性和計畫性,應該被視為「個人企業」看待,從選手身分抽離,已與社會有段落差。 美國其實沒給予選手任何保障,甚至直到1980年代才解除選手禁止接受贊助限制。美國奧會現在提供「運動員職涯教育」課程,輔導前奧運國手們如何規畫人生,找到工作和拿到學位,但得到結論卻是,大多數頂尖運動員適應朝九晚五的工作有很大困難。 顯然運動員退休生涯規畫,如何在有限資源下給予每個選手幫助,對各國仍是一大考驗。 |